四川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开创兴水新局面(一)
四川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开创兴水新局面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要求,总结2013年度全省水利工作,安排2014年度水利改革发展,1月24日,四川省水利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号召,深入分析当前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准确把握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做好水利工作战略性、全局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牢牢抓住并用好各种机遇,科学谋划和奋力开创全省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曲木史哈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3年,全省紧紧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核心目标,着力构建水资源配置调控、粮食安全、水利防灾减灾、民生水利、水生态环境、水利科技支撑六大保障体系,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成功应对了“4.20”芦山强震和“7.09”等5次洪水,完成水利投资257亿元,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8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120万亩,民生水利效应更加突显,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
曲木史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四川省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当前,我们要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提质增效、新型城镇化、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对水利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提升水利支撑保障水平。首先要着力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着眼提高流域防洪减灾能力,构建防控结合、蓄泄兼筹的防洪工程体系;着眼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加快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增强调蓄能力;着眼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加强应急工程建设,提高雨水集蓄利用水平;着眼提高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完善测预警预报体系,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快推进震区水利重建,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其次要抓好重大供水工程建设,提高支撑长远发展能力。要围绕解决工程性缺水,合理布局、有序建设一批大中型骨干水源,强化战略储备,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要围绕解决城镇供水问题,着力实施城镇供水工程,提高供水保证率。要围绕农村饮水安全,优先实施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对饮水工程进行配套改造和联网提升,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第三,要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夯实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基础。要以各级灌区为重点,继续加快配套改造,有效改善和增加灌面。要以发展节水农业为途径,继续推进“全域灌溉”、高效节水示范和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要以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深入推动农村水利建设,搞好小农水重点县,因地制宜兴办“五小水利”,逐步打通农业供水“经脉”,提高现代水利化程度。要加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区域、草原牧区等旱片死角地带的水利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水旱灾害能力。第四,要加强水土资源保护与修复,推进城乡水生态文明。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重点治理,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大力开发生态清洁小流域。要着力维护河湖健康,开展好区域水生态修复及预防保护,推进江河湖库水系通连,抓好生态脆弱河流治理,推进水库生态清淤,维护生态供水安全。要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加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保障城乡河道水系循环畅通。要着力开发水电清洁能源,加快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搞好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促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要大力推行绿色健康水产养殖,走生态渔业路子。第五,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要落实严格的制度安排,抓紧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三条红线”指标体系,进一步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制度,建立健全节约用水激励机制,推动建立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要落实严格的监督管理,加强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严格水功能区监管,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要落实严格的责任考核,建立完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考核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地区,限期提出整改措施,暂停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审批。第六,要积极稳妥深化水利改革,着力构建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严守“三条红线”,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要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水生态补偿机制,健全河湖规划约束机制,促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要落实水利金融支持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要创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强化工程质量监督与市场监管。要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创新农田水利组织发动和建设机制,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要健全水法规体系,加强水行政执法,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水和科技兴水。
曲木史哈强调,要强化措施,切实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首先是强化领导抓落实。推动水利改革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级党委、政府是责任主体,务必要高度重视,要将水利工作纳入本地区中心工作统筹研究部署,具体工作专题研究;要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属地管理的原则,严格落实防汛抗旱、饮水安全、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等各项责任制;要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第二是保障投入抓落实。水利投入是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发展规划,今后5年全省水利投入将达1238亿元,筹资压力十分巨大。一要做好中央资金争取,加大国家部委对接汇报力度,分级筹措落实项目前期经费,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力争纳入规划的项目尽早开工;二要认真筹集地方投入,切实落实土地出让收益、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等一系列政策,大幅度增加财政水利投资规模;三要拓展投融资渠道,采取扩大财政贴息规模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第三是协调联动抓落实。省水利、财政、发改等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强横向联系,立足部门职能职责,主动沟通,协调互动,及时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在优化行政审批、落实下达资金等方面,要保持沟通,密切配合,共同营造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加强纵向联系,既要注重与国家部委的汇报协调,又要加强对市县部门的对口指导、全程服务,形成“纵向互动”。第四是强化监管抓落实。当前,水利建设项目点多、量大、面广,水利建设中的腐败风险逐步加大。要进一步完善水利前期工作、项目安排、资金监管、基建程序、质量监控、安全监督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要进一步加大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力度,更加注重对项目决策、招标投标、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的检查监督,保障水利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廉洁安全。
曲木史哈希望全省水利系统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努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保障。
四川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冷刚出席会议并作大会主题报告。冷刚在报告中对2013年度全省的水利工作作了全面回顾。他指出,2013年,四川省水利工作面临多重困难叠加的特殊形势,既有“4.20”芦山地震灾害的重创,又有极端气象灾害的重大考验,还有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面对严峻形势和纷繁复杂的问题及困难,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核心目标,坚持规划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