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联大:诞生抗战烽火中的重点大学(三)
历史轮回效应
为了有效支援抗战,解决军工人才短缺的问题,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与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今天的东北大学)和私立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在陕西城固县古路坝走到了一起,演变成今天著名的中国国防科工大七子(哈工大、北航、西工大、北理工、南航、南理工、哈工程)之一的西北工业大学;国立西北联大农学院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在西安城西(武功)杨凌合并,称为国立西北农学院(今天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立西北联大教育学院改称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39年7月,西北联合大学又改称为国立西北大学,实有文理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医学院4个院。不久,师范学院和医学院又相继分别独立为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其文理、法商学院组成今天的西北大学。1941年起,西北师范学院陆续迁往甘肃兰州,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国立西北联大将先进的高等教育移入广袤的大西北,在八年全面抗战期间,使得这里具有了师范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这样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也使得原本无一所“规模宏阔之大学”的西北地区,一时云蒸霞蔚、名家荟萃,真可谓“于斯为盛”。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夏天到1946年春天之间,西北联大和其5所主要子校,有505名教授、1489名员工的教职工队伍。教师中有一大批各个专业及学术方向的名家:国文系黎锦熙开创拼音方案研究,所著《方志今议》被奉为现代方志学的“金科玉律”;外文系曹靖华号称现代苏俄文学研究第一人;考古系黄文弼首次论证楼兰、龟兹等古国的位置,填补了当时的考古空白;地质系张伯声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被公认为地质构造5大学派之一;农学院汪厥明是我国农业统计学创始人;医学院蹇先器是我国皮肤性病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师范学院辛国梁则首开我国家政教育……他们大量的研究成果,奠定了西北联大在中国现代学术史、教育史以及文化思想史上的独特地位,在国难时期传承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鼓舞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自信,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在1946年初,国立西北工学院部分师生返回天津,与泰顺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和北洋大学北平部等合并复校,并复名为国立北洋大学(今天的天津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返回河南复校,一部分老师仍留在陕西担任西北工学院(今天的西北工业大学)的工作。1950年焦作工学院迁往天津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大学)。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后,更名为天津大学。抗战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大部分师生陆续迁回北平复校,一部分教师留在陕西、甘肃,留在兰州大学、西北农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任教,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至此得以复校。194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北平改名为北京,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也正式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国立西北联大农学院(原北平大学农学院部分师生)在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在北京原址复校重建,改称北京大学农学院。1950年初,北京大学农学院与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辅仁大学农学系合并组建北京农业大学(今天的中国农业大学)。在中国14年抗战那段国家和民族的艰苦岁月里,位于陕西的“西北联大”真正成为了一所“飞机炸不倒、艰苦难不倒”的抗战大学,被中外学者誉为抗日烽火中的“教育圣地”。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