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建新居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调结构 建新居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沙镇镇侯家村党支部书记 侯新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叫侯新林,现任沙镇镇侯家村支部书记。
侯家村位于沙镇镇驻地西南6公里处,共有农户236户,970人,耕地1372亩,党员19人,村两委成员3人。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加强班子建设为总抓手,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种植结构调整,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先后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先进单位”、“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多年来市、区、镇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向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我村发展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
一、齐心协力,狠抓种植结构调整。
2003年以前,我们村还是全镇典型的贫困村之一,由于种植结构单一,村民仅靠种植粮食和少量露地蔬菜维持生计,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农闲时节,村内闲人满街都是,干群矛盾重重……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彻底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成为我们新一届村级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
2003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依托村内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的自然条件,大力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村党支部先后组织100多名党员、群众赴莘县、寿光等地参观学习,结合本村实际,当年发展冬暖式香瓜大棚100个,发展蔬菜大拱棚38个。经过几年的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村茬口蔬菜面积1810多亩、香瓜面积近500亩,年人均纯收入7700多元。
二、顺应民意,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扎实推进。
党的富民政策使侯家村依靠科技实现了共同富裕,富裕起来的农民急切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居住环境。2006年,村两委响应上级号召,决定实施新居规划建设。我们聘请了市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全村进行了科学规划,制定了《侯家村村庄规划图集》,报请国土资源部审批了新村建设方案。全村共规划别墅式民用楼房284栋,全部是底层三间,二层两间(一间阳台)的楼房。新村规划方案实施后,党员干部纷纷表态,愿意率先拆掉自己的房子,建设新式住宅,在党员干部的带头下,广大村民都纷纷申报新式民宅。
在旧房拆迁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多次召开村民代表议事会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迁建工作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全部纳入会议议程,将工作做细、做实。在新村建设过程中,我们采取自西向东“滚动式拆迁建设”的方式,即:边拆边建,边建边拆。截止目前,全村共拆除旧房760多间、危房130多间,拆迁面积16100平方米。2007年3月份新村改建项目正式动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161栋,有90多户群众喜迁新居。
2009年,全区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动员大会结束后,新居建设各项奖补政策的出台,为我村加快新居建设步伐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今年10月份,可容纳30户的多层住宅楼房也将交付使用。今年3月份,水电、绿化、道路硬化等新村配套设施将全面启动。
新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不但改善了广大群众的居住环境,同时可节省土地近170亩,在不影响镇、区耕地总面积的情况下,置换出的土地可用于城镇建设、招商引资项目的企业占地等。
三、重班子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近年来,村党支部始终把班子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建设的关键来抓,通过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党员学习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座谈会、交流会,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二是实行党员设岗定责。结合我村实际,我们先后设立了新村改造迁占岗、矛盾纠纷调解岗、治安巡逻打更岗等8个岗位,真正实现了每名党员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通过设岗定则,大大增强了党员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三是加强村民自治建设。我们先后制定了《村集体财务公开制度》、《村民议事会议制度》、《村民自治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村内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四、移风易俗,树新村新风尚。
良好的村风、民风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村庄文明程度的标尺。我们连年都开展了“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对评选出的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我们为他们披红戴花,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为避免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我们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本着俭省节约的原则,规定不大摆酒席,不招待庄乡,不请吹鼓手,新事新办,一切从简。仅此一项,可为当事人节省开支3000—6000元,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尽管在工作上取得了点滴成绩,但和其他先进村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用足用好国家各项支农、惠农的政策,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扎实苦干,真正把我们侯家村建设成为: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谢谢大家!
2010年3月7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