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三台再唱丰收曲
日头正红,月半中秋。9月21日,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由四川三台百万农民朋友共同倡导的中国农民节,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三台农民的强国心愿更加“爆棚”。为此,在芦溪镇清河村四季花海以“同唱丰收曲、共筑振兴梦”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三台县第二届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隆重举行。绵阳市政协主席张锦明、中共三台县委书记马辉等县四大班子领导以及绵阳市委宣传部、市农技推广中心、市供销社、市武引局、在外人才联络处、商会等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来自全县各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代表、农业专合组织代表、家庭农场代表、“全县农村十佳种养大户”以及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等共同参与了村社干群举办的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
为深入贯彻新思想,推动精准扶贫、夯实乡村振兴,有效调动社会各界投身和服务“三农”的积极性,三台县芦溪镇清河村联合乐安镇梨园村、三元镇中山村、新鲁镇千子门村、双乐乡王家堰村、永新镇崭山村、潼川镇解放村等单位以“弘扬农耕文化、庆祝醉美丰收、振兴乡村产业”为宗旨,结合“务实、开放、共享、简约”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农民朋友的主体作用,突出川西北民俗特色,以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唤醒人们对五千年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记忆,展示了40年改革开放前后地方农业农村的丰硕成果。激发了芦溪作为中国(绵阳)科技城的后花园,有效推进同城化,争当三台北路排头兵、参与创建“四川经济副中心”的信心和决心。
在现场,县镇村的“农民艺术家”们营造了浓厚的强农惠民氛围,凝聚起了乡村振兴、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新机遇。只见“传农耕优秀文化、建乡村美丽家园”展现于农民大舞台两侧。一段优美的舞蹈《梓州岁丰》让人们平添了幸福美丽乡村的好感受;一首悠久的童谣《梓州时节》更让大家回到了周而复始的农历春播秋收;此起彼伏的好歌舞《农民兄弟》让我们对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充满了热切的期待;荡气回肠的表演唱《梓州最忆》让秋分丰收曲更加嘹亮;漂亮的歌舞《梓州家园》让人们对于增强“四个意识”筑牢民族复兴中国梦更加充满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长桌宴是独特又古老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由最初的“做春福”发展而来,其目的是“祈丰收、保平安”。是时,位于清河埝“忘忧亭”附近的千人大团聚“长桌丰收喜宴”,无不令人眼前一亮。除了有应季收获的农副产品之外,当地农民群众还提供了“姜汁鸡”“蔡包子”等芦溪的名特优美食小吃。通过跨界整合,农村融合发展。芦溪镇清河村正将“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这也是川西北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新优势。
通过本次的农民丰收节活动,也集中展示了全国农业农村大县三台最牛的农业发展新成果、乡村振兴新面貌,在现场“泪奔”地演绎了一场汇聚民俗、生态于一体的丰收嘉年华。近些年来,四川三台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心,围绕农业增效、农村振兴、农民增收为目标,在“3+2”创新农业发展思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返乡农民工、优秀大学毕业生实施产业惠民行动。现目前,全县共有乡村振兴农民经营单位140多个,乡村旅游业突破8600万元。有57个市级以上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副产品、农资供销收入40.6亿元。
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琳琅满目,传统农具的制作与使用,剪纸、马马灯、潼川豆豉、乐加火龙……这些享誉全国,正在全面走向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在三台县第二届农民丰收节上精彩演绎,这更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古梓州历史文化。农耕文明是由农民兄弟姐妹在长期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传统风俗文化,文化集合了我们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以及民族宗教文化,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内容和区域特色。在芦溪镇清河村四季花海全县第二届农民丰收节上,南来北往的人所领略的更是勤劳朴实的三台人,在24节气中不同的生产劳动场景和自成一体的农耕文化语言,那些赋予地方特色的民歌、风俗还有各类祭祀,把人们从历史穿越到现实和未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