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小黄叔”
黄永岩,1963年出生,1980年参加工作,今年是工作的第43个年头了。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周围的年轻同事都亲切的称呼他为“小黄叔”。
年少勤好学,至老亦不倦
小黄叔最开始在山东黄河河务局储运队加工车间工作,刚参加工作的他对于镗工简直是两眼一抹黑。车间里年纪最小的他,白天跟在老师傅后边学,晚上自己找废料、废件加练,很快就能熟练的操控镗床了。但是他不仅仅满足于此,后来他又到开封黄河技校电气专业脱产进修,等他84年学成归来时,调整镗床、工件镗孔、铰孔等工作,他都能信手拈来,已然成为了车间的“老师傅”。
后来因为工作调整,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在管理段干过仓库保管、在园林场当过园林师、在酿酒厂从事过酿酒工作。听上去天马行空、毫不相干的几份工作,他都是从零做起,凭借着勤学苦练、好学不倦的精神,从陌生到熟练,从小白到老师。如今工作43载的他,还坚持着每天读书的好习惯。“坚持读书,可去稚气,积累学识,可知世界。”这是他经常拿来鼓励我们这些年轻人的话,我们也因此渐渐喜欢上了阅读。
看着小黄叔带着老花镜,细细咀嚼书香的样子,我心里想着: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扎根最前沿,坚守第一线
时光飞逝,一眨眼来到2005年春天,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后,小黄叔来到了宫家闸管所从事基层涵闸管理工作,这一呆就是18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清理坝头到开闸测流,从含沙量检测到工器具维修,处处都是他的身影,好像闸上的每个地方都可以是他的岗位,每件事里都有他的职责。
我有一次在单位值班,早上起来晨跑,那时才6点半,路过闸室就发现小黄叔已经在里面擦拭机器了。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几个字——脚踏泥泞,俯身躬行。面对日常平凡又枯燥的工作,他没有抵触和烦躁,反而把自己融入这大江大河,与这这里的一草一木作伴,用坚守写下基层工作的“别样浪漫”。
迎着朝阳,望着小黄叔辛勤工作的身影,我心里想着: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些天,小黄叔在单位的时间愈发多了起来,有时候还会在闲暇之余望着河发呆。闸上的年轻人忍不住开玩笑道:“小黄叔,您是舍不得这条深爱的河么?”原来,在治黄岗位上奋斗了43年的小黄叔即将退休。最后的这段时间,他没有松懈,反而“板起脸”来,每天带着新入职的职工杨庆强检查启闭机、打扫闸室庭院、开闸测流、检测含沙量、填写记录、上报信息等,俨然一副教书先生的模样,似要把几十年的知识和经验都灌入到年轻人的脑海里。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我想这就是为何我们治黄事业能蒸蒸日上的原因吧。在一批批像小黄叔这样的老一辈治黄人的影响和带动下,才能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治黄新军。
那是一个傍晚,小黄叔望着正在测流的职工小杨这样说到:“快退休了,就‘拽’个高大上的话吧。就像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看着他们这些年轻的治黄人。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
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河。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