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建设贴近群众搞服务切实解决田间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更新时间:2014-06-23 15:29:59 来源: 作者: 浏览1783次 文字大小:

“小农水”建设贴近群众搞服务

切实解决田间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东昌府区“小农水”建设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2013年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社情民意,坚持深入镇、村搞调研,走到田间地头搞服务,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做到了项目规划、设计、迁占、施工环环相扣,田间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实现了节水工程“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目标。项目自2月份开工以来,经过连续5个月的紧张施工,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

一、尊重群众意愿,精心搞好规划设计。前期工作的优劣是工程建设的关键,2013年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在张炉集、道口铺、侯营3个镇、办事处,项目前期区水务局不断总结过去两年的建设经验,学习借鉴其他先进县市区的好做法,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项目区各类情况详细摸底,确保与其他项目区不重叠;对项目区坚持高标准、系统化整体规划,细部设计充分采纳群众意见,让受益区农民参与其中,与镇村干部、村名代表座谈,了解群众最需解决的问题,探讨工程实施模式、投工投劳和工程建后管理方式,确保项目立项符合社情民意。井点布设充分考虑了群众现有农用井的现状,在尊重保护农民现有利益的同时,减少了工程重复建设和国家资金的浪费;管线开沟全部采用新型开沟机并由专业化队伍施工,出水栓规划布设充分考虑了路、渠、田的实际情况,保证质量的同时减少了弃土占地;机井采用了一泵一卡管道化灌溉模式,节水节电便于管理,群众使用方便、易于接受。

二是多措并举,全力打造优质工程。为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区财政、水利、发改等部门积极配合,形成了领导一线指挥,部门全力配合,区、镇积极联动,群众热情参与的良性机制。充分发挥基建投资最大效益,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建立由设计、建设、监理、质检、施工单位共同组成的质量监管体系,严把材料采购关、工程质量关和竣工验收关;成立了工程现场领导小组和质量监督领导小组,实施严格的监督调度制度,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标准施工,对重要工序和关键部位进行跟踪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努力建设精品工程。将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确保配套资金足额到位,财政局设立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专项资金帐户,将中央、省、市补助资金和配套资金纳入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由财政局和建管处组成联合小组进行资金管理和监督,严格按照工程进度及时拨付资金,确保了工程建设速度。

   三、立足社情民意,保障工程长效运行。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长期发挥效益是目的。东昌府区为抓好水利工程管理,切实调动农民参与项目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让受益区群众认识该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让全社会充分了解和支持“小农水”建设工作,在积极营造良好施工环境的同时,主动参与工程质量监督,主动参与工程建后管理。坚持国家集体资产不流失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2013年小农水项目建后工程设施将首先移交到项目区镇、办事处,再通过镇、办事处移交到村集体,工程设施的管护、运行采用村级管理,区水务局加强业务指导,协助项目区镇、村健全运行保障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减少水事纠纷,提高灌溉效益。根据实际情况核定用水水价,对用水户提供统一管理、统一供水、统一灌溉、统一收费服务,使农民群众用放心水、花明白钱,保证维护经费来源稳定,专项用于工程管护,保障工程长期有效运行。

   据了解,东昌府区2013年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工程总投资2992.36万元,完成新打配套机井156眼,配套现有机井243眼,安装射频卡控制系统399套,清淤排水沟5.7km,新建维修重建水闸3座,进地涵48座,铺设管道256.7km;硬化田间道路28.4km,铺设田间路56.8km,重建生产桥19座,栽植杨树3550棵。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