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2月25日讯 (记者
赵新)
2月22日,山东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承新做客山东广播电视台“阳光政务热线”直播间,介绍了全省水利工作有关情况,并在线回答了部分听众的提问。该节目是由山东省纪委纠风办公室与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联合主办的一档舆论监督类热线直播节目,开播十多年来,深受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
主持人:山东提出,到2020年,完成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基本建立起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具有山东特色现代水安全保障体系。针对这一目标,2016年将开展哪些工作?
马承新:2016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全省水利工作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结构性改革新要求,确保“十三五”水利发展良好开局,为实现2020年水利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水利投资计划执行。紧盯项目开工和资金支付两个关键环节,保障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二是立足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三条红线”管理,组织开展全民节水行动,2016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55亿立方米以内,重要河流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4%以上,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8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34。三是立足水资源供给,着力完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推进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骨干调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快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2016年再新增供水能力3亿立方米以上;加快区域性水网规划建设,有效提升水资源统筹配置能力。四是立足水灾害防御,努力增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治理,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统筹抓好防汛抗旱工作。五是立足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16年新增“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300万亩;抓好水利移民扶持和避险解困,集中精力抓好水利行业扶贫工作。六是立足水生态保护,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采取控采限量、节水压减、水源置换、修复补源等措施,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强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260平方公里。七是立足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坚持以强化农业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效益为核心,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牵引,坚持“先建机制、再建工程”,全力推进改革攻坚取得新成效。
主持人:马厅长,刚才您讲到,今年我省要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水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具体有哪些部署?
马承新:为充分发挥水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我厅将把水利投资计划执行作为主要抓手,紧盯水利项目开工和资金支付两个关键环节,建立健全责任清单、考核奖励、通报约谈、现场督导等工作机制,推行一市一单、一项目一单,推动落实投资、用地、移民等保障措施,保障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
主持人:围绕“立足节水型社会建设,组织开展全民节水行动”方面,山东今年有哪些举措?
马承新:人多地少水缺是我省的基本省情,我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22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尤其是近年来,我省多地出现持续旱情,缺水状况更加严重。建设节水型社会,开展全民节水行动,既是应对当前供水严峻形势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任务。去年10月份,省水利厅联合省委宣传部、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厅等共17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全民节水行动的通知》,组织动员全社会各行各业支持节水、参与节水。今年将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严格水资源论证制度。在制定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园区建设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布局时,切实把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做到所有需要取水的建设项目必须开展水资源论证,鼓励高效用水产业发展,限制和淘汰落后用水产业。
二是严格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近期,我们正在制定各市“十三五”期间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三条红线”控制目标,报经省政府同意后将正式下达,作为对各设区市水资源考核的重要依据。按照我省重点工业产品取水定额和农作物灌溉定额,合理确定各类取用水户的用水计划,对超计划用水的实行累进加价制度。
三是加快节水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强化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和管理,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积极推进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建设海绵城市。鼓励和支持再生水、矿井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
四是开展水效领跑者行动。2014年以来,我厅会同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开展了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目前已有两批30多家省直机关单位被命名为省级节水型单位。今年,将扩大范围在省直机关事业单位中继续开展。同时,我们还将继续组织各市、县,大力开展节水示范企业、学校、社区、机关单位创建等活动。
五是加大节水宣传教育。今年我们将继续联系教育、共青团等部门,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和党政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同时,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机,组织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在全省上下形成“节水全民行动,共建生态家园”的浓厚氛围。
主持人:今年山东在增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方面有哪些举措?
马承新:近年来,受全球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省极端异常天气多发频发,全省大中型水库、南四湖蓄水较历年同期偏少三成,部分水库出现低于死水位或库干情况,为近十年罕见。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厄尔尼诺现象仍将持续影响我国气候,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形势,省防总及早部署,全省上下扎实准备,全面落实各项措施,着力增强全省防汛抗旱减灾能力。
一是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工作预案。修订村级防洪预案、骨干河道防洪预案、水库调度运用方案等各类预案,编制好跨汛施工安全度汛方案。组织各地根据不同时段的供水能力和用水需求,分类制定完善抗旱灌溉、农村人饮和城市供水保障预案,认真细化完善供用水方案,做好严重旱情应对准备工作。
二是强化防汛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加速建设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水单元建设;推进东平湖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全面展开洙赵新河、泗河等重点河道治理;412座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尽快完工;完成20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建设,新建2条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兴建23处引调提水工程,加大“五小”水利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等建设力度。
三是提升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汛前落实一线抢险所需要的编织袋、橡胶子堤、铅丝、砂石料、救生衣、抢险舟船等。举办各类防汛抗旱培训班,预计培训防汛行政责任人、部门责任人、技术责任人3000人次。对全省可能受山洪威胁严重的近7300个沿河村落完成调查评价工作,科学确定山洪预警指标,制定转移避险方案。加大基层抗旱服务组织扶持力度,确保抗旱需要时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拉水送水、设施维修、提水灌溉、应急打井等服务。
主持人:农村饮水安全备受关注,今年山东在这一领域有哪些措施?
马承新:近年来,我省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全省共1902万农村居民和207.7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纳入《全国“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总投资99.1亿元。2015年10月底,提前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基本形成了方便快捷、布局合理的农村供水网络。
但是,我省个别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仍存在标准低、规模小、老化失修,水质不达标、易反复等问题,与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加快建设5个体系:一是水质合格、水量可靠、保护到位的水源安全体系;二是规模大、标准高、建设质量好的供水工程体系;三是机制灵活、管理规范、运行长效的运营管理体系;四是专业优质、高效便捷、周到满意的服务保障体系;五是职责清晰、制度完善、监管有力的政府监管体系,形成体系完善,成熟可靠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格局。同时大力实施供水工程改造、水质检测普及、信息化平台构建、水源地安全保护、队伍能力提升5项工程,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6年,我省将重点实施4项工作:一是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对已建工程进行配套、改造、升级、联网,健全工程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二是加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力度。启动15个县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年底前全部建成,具备常规检测42项的能力。三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对全省7005个省定贫困村中尚未实现通水的357个贫困村,按照每村30万元的补助标准,切块下达到各县统一调配使用,2016年年底完成贫困村通水。四是加强行业能力建设。按照《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工程维修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督促市县落实维修资金。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主持人:农村水利设施在修建后存在利用不足、维护不到位的情况,对此,山东有哪些举措?
马承新:针对农村水利设施建后利用不足的问题,我们将重点从三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加强工程前期论证。坚持把水资源评价和农田水利规划作为前置条件,提高工程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二是完善农民群众参与机制。对农村水利项目全面实行项目公示制度和群众质量监督员制度,规划时农民参与、建设时农民监督、建成后农民使用,真正建老百姓需要的工程,建后零问题交给老百姓使用。三是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我省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组织专业技术队伍,精心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针对农田灌排设施点多、面广、量大、工程维护难度大的问题,我们将重点抓好三方面措施:一是着力推进以“明晰工程产权、明确使用权、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农田水利设施一经验收合格,即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工程产权人和使用权人,由县级政府向产权人核发产权证、向使用权人发放使用权证,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第三方,指导监督产权人、使用权人签订工程管护协议书。二是以实现用水户自管为主线,创新工程运行管护模式。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协会管理、村集体管理、用水户自管等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受益区用水户的主体作用,引导扶持其组建用水户协会、合作社、供水联合体等用水合作组织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目前全省组建规范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2819个,管理灌溉面积占全省的80%。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县级农田水利灌溉公司管理模式,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的方式,由公司对全县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三是完善运行管护经费保障机制。省里出台了《关于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的指导意见》,提出“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经费原则上由工程受益者负责筹集,公共财政给予补助。省级财政根据各地管护实效给予奖补。”大部分的县也积极落实运行管护经费,建立了以管护绩效考核为主要依据的奖补政策。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