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搞产权改革小农水管护不再难
巴中市搞产权改革小农水管护不再难
12月份以来,山里的气温已降至0℃。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舞凤乡三岔村村民赵俊明还是卷起裤管跳进水渠,清理里面的淤泥。“冬天人勤,春天地不懒。”赵俊明之所以如此卖力,是因为这1公里水渠完全属于他自己。“这个是有本本的哦。”他拿出了产权证。
有人用无人管村里的水利工程得了“肠梗阻”
提起过往村里的水利设施管护,赵俊明直摇头:三年以前,村里的水利设施“有人用,没人管”。不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水渠、山平塘早已淤塞不堪。
舞凤乡水务站估计,2012年初,三岔村启动改革以前,七成以上山平塘实际蓄水能力不足设计值的一半,九成以上水渠存在淤塞问题,“到处是‘肠梗阻’。”这也导致以山地为主的三岔村陷入了用水难的境界。
赵俊明说,这里到处是山沟沟,用水就靠水池和水渠,“它们一不行,老百姓种地就没得好大意思。”每年春末夏初,雨季未至之时,挑水浇田,几乎成为常态。
“那些个水渠、山平塘,喊哪个都不愿意修。”上述水务站负责人回忆,农户们普遍抱着“不是我的,凭啥要我修”的心态,“村上就那么几个人,靠村里修,搞不赢的。”
产权不明,水渠、山平塘使用状况不佳,让赵俊明筹划已久的土地流转计划不得不延后。
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伴随着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往的小农水管护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需求,“很多地方土地流转了,但是田头水渠、水塘还在村集体名下,村集体精力、财力又有限,很难管好这些水利工程。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权属关系模糊造成的。”
小农水确权谁使用、谁受益、谁管理
在正式确权之前,舞凤乡水务站的工作人员跑遍了沟沟坎坎。“我们想,既然要确权,就不能出现争议。”巴中市水务局负责人说。
确权坚持“四缓两不”原则:产权主体不清、工程界畔有纠纷、工程有病害不能正常使用、公示期群众有异议的小农水,暂缓界定其产权主体;工程产权能确定给个人的不确定给集体,能确定给村民小组的不确定给村委会。“这么做,是防止将来农民少扯皮。”
为了适应土地流转等规模化经营模式,全市逐步探索出了“两证一书”(产权证、使用权证、维修管护责任书)的模式,使用权证书、产权证书和维修管护责任书可相互分离,并明确“谁使用、谁受益、谁管理”。
2012年底,赵俊明拿到了自家田地的使用权证和产权证以及维修管护责任书,随后又流转了60多亩土地,并获得对应渠系、水利工程的使用权,“我这个使用权不是白拿的,还给了人家钱的哦。”
赵俊明拿出了与村民们签订的流转合同:在为期10年的使用期内,赵俊明每年要向水利工程所有者支付相关使用费,执行标准为:水渠180元/公里/年;山平塘230元/口/年。
创新管护模式共用水利工程有人负责
在流转土地之后,赵俊明很快发现,他有两公里多支渠和四口山平塘要和邻居共用。按以往的经验,村里对这部分水渠的管护能力几乎为零。
共用水利工程谁来管?怎么管?
这时,市水务局提出:采用用水户协会的方式,负责管理各农户共同使用的水利工程;以共用工程所获得水费收益,作为工程维护开支。
2013年3月,村里正式组建用水户协会。经过用水户选举,赵俊明担任会长。共用工程的管护责任,经会员们协商,转移给了赵俊明。“四口山平塘,每年收的水费大概有两千多,维修水渠、山平塘清淤,都没得啥子大问题。”赵俊明说,担任会长两年多以来,共用工程始终运转良好,“只要记得一点,每次要维修的时候,把会员都喊来,确定咋个修、花好多钱就行了。”
2013年底开始之后,借助巴州区被列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南江县被列为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的机遇,巴中在确权颁证上,坚持调查摸底实、产权主体界定实、公示公告实、产权颁证实,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巴中市探索构建了三种工程管护模式:用水户协会管护模式、园区业主和企业管护模式,将涉及集镇供水的183口山平塘使用权明确给乡镇供水站,由供水站负责工程的维修管护;将使用权已经流转给农业公司、农场、专业合作社的工程,维修管护主体明确为农业公司或农场、专业合作社,全市已有4898处水利工程实现了使用权流转交易,流转收益达3726万元。
此外,巴中市还统一规范设置流转前置条件,做到集中供水工程流转前,先明确供水价格和价格调整机制;蓄水工程流转前,先明确最低水位线、供水区域、水量和水价。
目前,巴中全市已完成确权的小农水39318处,确权颁证率达到95.9%,并建立用水户协会4371个,管护供水工程、山平塘、提水泵站11824处,落实工程管护人员18630名。(李治华)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