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记郑板桥廉政事迹
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范县郑板桥纪念馆坐落在黄河毛楼生态旅游风景区,占地面积38亩,整体是仿明清建筑的江南园林风格。主体建筑“清风堂”“竹骨兰风”“玉品金心”三座大堂为主要展厅,介绍了郑板桥在范县、潍县和扬州生活、做官、作画的不凡一生。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人称板桥先生,在腐败之风盛行的封建官场上,之所以能独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其根源在于他内心深处“亲民、爱民、利民”的民本思想,亲民而不远民,利民而不榨民,爱民而不害民。他为官强调自警之律,注意慎小防小;主张止足之欲,在名利面前保持正确的态度;为官清正,爱民助民,不收不送;正确对待名利,勿忘寒士家风,洁身自好,安享清贫。
清正廉洁系民生
清乾隆七年春天,郑板桥到范县新官上任,办的第一桩事就是让衙役在县衙的门墙上,凿了许多大洞,弄得人们莫名其妙,他感慨万千地解释道:“出前官恶俗耳。”好让外面新鲜空气进来,衙里的肮脏空气放出去,并在县衙悬挂对联:“两袖清风敢碰硬,一身正气能压邪。”
郑板桥在任知县的12个春秋里,从不在县衙享清福,谋私利,稍有闲暇,便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一向养尊处优、高高在上的上司姚太守感到十分奇怪、不解,不由问起,郑板桥巧妙地以诗相答:“几回大府来相问,陇上闲眼看耦耕。”
郑板桥因公到省府济南,上官在趵突泉设宴款待,并求题诗一首。对官场腐败黑暗现实愤愤不平的郑板桥,稍加思索,便一针见血地挥毫写下:“源源有本岂徒然,静里观澜感逝川。流到海边浑是卤,更难人辨识清泉。”后来,山东巡抚向郑板桥索求书画,他画了拿手的竹子后,又题诗言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
开仓借粮救民饥
郑板桥对下层百姓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在遇到灾荒时,郑板桥都具实呈报,力请救济百姓,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供饥民糊口。他刻了一方图章明志:“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在灾情严重时,他毅然决定开官仓借粮给百姓应急。下属们都劝他慎重从事,因为如果没有上报批准,擅自打开官仓,要受惩处。郑板桥说:“等批下来百姓早就饿死了,这责任由我一人来承担!”清乾隆十七年,郑板桥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被罢了官。
公元1746年,郑板桥调任潍县县令。当时潍县正遭遇持续五年的特大自然灾害,“岁歉,人相食”。许多富户权贵乘机囤积居奇,谋取暴利。与贪官污吏大肆渔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郑板桥以一县之令的身份带头“捐廉代输”,把自己的俸银捐献出来,帮助老百姓缓解灾情。同时,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组织生产自救。“大兴建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郑板桥身先士卒,自掏腰包“捐修”城墙八十尺。
传承清廉好家风
郑板桥是主政一方的父母官,是一位颇有声望的诗人、画家。以他的功力,写一首诗,画一幅画,来钱非常容易。但郑板桥洁身自好,自守清廉,他曾以竹子为题言明心志:“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郑板桥不仅勤政爱民,清廉自守,而且对于自己的家人也严格要求。在家书中殷殷告诫亲人,不准为恶乡邻,骄奢淫逸。民间流传着郑板桥嫁女的一则故事,“板桥有女,颇传父学”,在女儿出嫁的那天,郑板桥没有大摆宴席,乘机收刮钱财,也没有动用公家的车马,而是以牛车相送,陪嫁物为一匾一针一线而已。临别赠言,此吾家传世宝,手勤、活好,定能自食其力。乾隆十七年,郑板桥弃官归乡。离开潍县时,连人带家当只用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乘坐,一头驮书,一头由小童骑着引路。“囊中萧然,图书数卷而已”。面对前来送行的父老乡亲,郑板桥画竹题诗表白心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走得清清爽爽,走得坦坦荡荡。
“官风清若一枝竹,囊空如洗两袖寒。”这是百姓赞颂一代廉吏郑板桥的对联。他当了十余载“县太爷”,却是个一贫如洗的“穷官”,他以廉洁爱民的民本思想,把为百姓办事视为天经地义,建立了“官民”几近鱼水的和谐关系,他的故事历经数百年广为流传,值得后人思鉴。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