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增收水利圆梦
农业增收水利圆梦
——探究青原区农业连年丰收背后的奥秘
盛夏七月,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广袤的田野里一片金黄,微风吹来,卷起千层稻浪。“今年,早稻丰收已成定局。”7月2日,眼前翻滚的稻浪,让青原区农业局局长孙水莲充满信心。她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水利功不可没。
近年来,青原区整合涉农项目,加大水利投入,大力实施险水库除险加固,对“跑冒漏”渠道进行防渗硬化,推广高效节水技术,由“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引领农业提档升级,鼓起农民的钱袋子。2014年,该区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200元,增长13.5%。
库中有水,农业生产有底气
地处赣中的青原区降雨量丰沛,过境水量充足,但由于蓄水工程老化失修,积病成险,蓄水能力日况愈下,经常面临“水多、水少、水脏”的尴尬,“有雨抗洪,无雨抗旱,为水事我们伤透了脑筋。”青原区水务局局长张裕楷如是说。
据了解,该区有大小水库54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总库容2.241亿方,这些水库绝大多数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属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长期带病运行。经专家鉴定,该区有37座水库积病成险,一座病险水库就是一枚“水炸弹”。
有收无收在于水,没有水源,农业生产无从谈起。如何把“水炸弹”变“聚宝盆”,近年该区依托国家项目支持,大力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除险一座、摘帽一座、发挥效益一座。目前,该区完成投资17264万元,除险加固水库37座,其中大中型水库各1座,新增水库蓄水能力1450万方。
猫儿下水库是座小⑴型水库,总库容965万方。在除险加固之前,猫儿下水库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有水也不敢蓄。2008年,该区投资628万元,对猫儿下水库加固坝体、新建护坡及反滤设施等,使其康复上岗,下游1.8万多亩农田实现旱涝保收。
沟渠通水,农业增收有保障
在新圩田北村,只见一条条如同血管的U型渠道镶嵌在广袤的田野里,源源不断地输送“血液”,滋润着各种庄稼作物,生机勃勃,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这里曾是一片‘晴天一把刀、雨天烂糟糟’的望天丘,遇雨淹死、遇旱干死,十有七八颗粒无收。”田北村支书王美芳介绍,村里群众大多无奈选择外出打工,“田是农民的命根,望着成片撂荒的田地,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为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该区以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为撬杠,统一规划、统一资金、统一管理,整合水利、农业开发、农业、国土、扶贫等涉农资金16525万元,全面改造大小灌区53座,衬砌渠道865公里,有效灌溉面积增至20.6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96.26%。
效益如何?数据显示,近4年,该区粮食总产量逐年递增,2011年为130520吨、2012年为132883吨、2013年为133196吨、2014年为133925吨,同比增长分别为0.7%、1.8%、0.2%、0.6%,“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每年为项目区群众带来人均80元至120元不等的收入。”张裕楷说。
高效节水,农业升级有动力
炎炎夏日,走进青原区现代农业示范园,一股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一幢幢现代蔬果花卉大棚蔚为壮观,一个个喷灌节水设施摇头晃脑,飞射的水流无声地滋润着脚下的各种庄稼作物,绿波荡漾。
据该园区负责人焦贤浪介绍,园区投入资金2.7亿元,流转土地2万亩,建设标准大棚20万平方米、连栋大棚4万平方米,安装喷灌设施2000多亩,节水设施普及率达95%以上,建成生态种植区、标准养殖区、产品展示区、加工配送区、科技培训区、观光采摘区、休闲度假区、管理服务区等八大功能区。
近年来,该区先后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个,拥有农产品示范基地100多个,带动发展专业合作社128家、家庭农场50多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三品一标”农产品26个。
建一个园区、基地、合作社,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以前想都没想过,我们不出村就当工人、拿租金,想想都高兴!”青原区现代农业示范园附近村民王兰芬笑道,在这里上班的工人基本是本地农民,土地流转后,他们一手拿租金,一手拿工资,收入成倍长,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目前,该区有4.3万农户在现代农业产业链上实现增收,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区平均水平500余元。
这些世代与土地为伴的农民全都未曾想到,自己身边的广袤田野不仅能“刨出食”,还可以“刨出金”。(青原区水务局 刘茂林)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