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高效利用水资源 每年减少4个西湖蓄水量的损失
2013年度节水改造项目东渠现浇混凝土衬砌(图片由位山灌区管理处提供)
夏灌供水——王堤口渡槽(图片由位山灌区管理处提供)
2005年12月,被省节约用水办公室表彰为节水示范单位(图片由位山灌区管理处提供)
聊城齐鲁网7月2日讯(记者 赵志鹏 通讯员 马胜男)聊城市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全国第五大灌区,现渠首设计引水流量240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达540万亩,控制着聊城10 个县(市区) 、89个乡(镇)大部分耕地,约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65%。
记者从位山灌区管理处获悉,位山灌区作为以抗旱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设施,一直以来,始终把节水作为核心理念贯穿到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大力推进工程节水、技术节水、管理节水,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每年可减少4个西湖蓄水量的输水损失
位山灌区对土渠杂草重生、淤积、冲刷等情况进行了衬砌改造,边坡采用“砼板+土工布(膜)+反滤层”的新式结构形式,渠底铺设防渗膜防止渗漏,护底和弯道使用砌石。改造后的渠道平整、顺直、牢固、稳定,输水更加畅通,供水距离更远,渠道淤积减轻,与土渠相比,渗漏损失减少了84%,水的利用率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此外,位山灌区配套了一批分水建筑物,使水可管、可控,实现了按需、计量引用。
渠道清淤过程中,位山灌区优化机械组合,用挖掘机、自卸车挖运代替泥浆泵、输泥管道冲输;清除的多余土方改以往的分散弃土为有计划弃土,提高了渠道堤防的完好平整性;渠道边坡防渗由砼板单一防渗改为“砌石+有孔板+无孔板”复合式防渗,防渗效果更好,边坡更稳定;2012年以来在全灌区推广机械化现浇砼衬砌技术,节水效果更明显。据位山灌区管理处提供的数据显示,节水工程投入运行后,每年可减少输水损失4150万立方米,相当于4个西湖的蓄水量(西湖蓄水量约1030万立方米)。
信息化监测系统提高水资源使用
灌区目前已建成国内领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对土壤墒情监测和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实时监测灌区土壤墒情和降雨情况,制定科学的引水、用水、配水方案;通过水位遥测系统、全自动缆道测流系统、量测水系统,实现供水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根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出调配水方案,通过闸门远程自动控制系统,及时启闭骨干渠道上的重要闸门,节省指令执行时间。此外,灌区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位山灌区信息化LIS平台,通过灌区通讯网络系统、灌区网站等实现资源共享。
据悉,目前位山灌区正在探索如何更加充分利用遥感、气象数据信息,进行准确地监测预报灌区旱情,更加及时合理地确定灌溉时间、范围和用水量;并利用最新科技成果进一步优化现有水量调度系统,使调度更科学。
“流量包段,责任到所”稳定用水秩序
位山灌区坚持依法管水,实行“流量包段,责任到所”的管理办法,把用水指标和水量消耗数额明确到各基层管理所。各基层单位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指令启闭口门,堵塞“人情水”、“关系水”漏洞,杜绝因供水秩序混乱导致的水资源浪费,使“上游大水漫灌、中游堵渠抢水、下游水少难灌”的现象彻底改观。
此外,记者了解到,灌区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以用水总量和用水计划为基础,以量测水系统为手段,实现计量供水、按量收费到乡镇,并开展计量供水到村的试点。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