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第二河务局:黄河治理中的清廉故事

更新时间:2023-10-24 16:30:16 来源: 作者: 浏览143次 文字大小:

汲黯(?-公元前112年)字长孺,西汉东郡濮阳人。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武帝时曾任东海太守、主爵都尉、淮阳太守等职。汲仁,西汉濮阳(今濮阳县)人,生卒年不详,名臣汲黯之弟,汉武帝时九卿。

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濮阳县瓠子(今河南濮阳县城西南)决口,泛水南下,梁、楚等十六郡一片汪洋,灾情惨重。消息传至长安,汉武帝立即命汲黯及另一大臣郑当时前往堵口。汲等赶至现场后,组织东郡各县民工堵塞决河。因口门宽,水势猛,料物不继,几次堵而复决。当时汉武帝的舅父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其食邑鄃在河北(在今夏津东)。“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邑收多”,田蚡乘机向武帝进言:“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一些术士也附和蚡言,加以北方匈奴有入侵之势,汉武帝下令停工,堵口工程半途而废。

20余年后,黄河泛区更形扩大,“岁因以数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审度形势,悔昔日不该听取田蚡之言,决计堵塞瓠子决口。时汲黯已死,武帝派汲黯之弟汲仁与郭昌共同主持其事。汲仁总结了其兄汲黯的经验教训,为解决东郡一带堵口料物薪柴的困难,派人到百里外的淇园(卫国古苑)将大竹砍下运回,以竹为桩,草料填塞其间,然后压石压土。时汉武帝也亲临工地督工,“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育寘决河”,堵口终于成功,黄河仍归北流故道

汲黯为中国有史可考的第一次堵口工程的主持者。民国年间,开封南郊禹庙中还配有他的塑像,以纪念其堵口治河功绩。汲黯刚正不阿,敢于直谏,主持黄河堵口工程尽职尽责,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汲仁吸取其兄经验教训,备足物料终于堵口成功。兄弟俩在黄河治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其经历充分说明,黄河水患不容轻视,放任自流则后患无穷。应对重大险情,既要注重战时,完善应急体系,及时堵口泄洪,更要重视平时,未雨绸缪排除风险隐患。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