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河务局:河之幸福 让爱相“髓”
河之幸福 让爱相“髓”
偌大的世界,还有“另一个我”。我们素未谋面,但我们血浓于水。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但又同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一员。当生命的长河濒临枯竭,来自郑州黄河的“生命源泉”为爱延续了生的希望。
挽袖捐献,共赴生命接力
“这是真的吗?太好了!”
“这是真的吗?太好了……”
远隔千里的两个陌生人同时发出惊呼,一人情不自禁,惊喜万分;一人情难自持,感动落泪。这特殊的缘分,由血液相连。
5月8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荥阳河务局“95”后青年职工胡峰阳正躺在病床上耐心等待。与一般病人不同,胡峰阳精神抖擞,满怀期待,“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终于能用上了。”胡峰阳激动地说。历经三个多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胡峰阳成功捐献了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正在等待移植的患者带来了新生希望。“我知道这匹配的概率很低,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和中了彩票一样。被人需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胡峰阳腼腆地笑了。
据悉,造血干细胞异体移植中的非亲缘关系匹配率仅为十万分之一,自2002年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立20年来,全国共配型成功一万五千余例,河南省一千二百余例,郑州市为416例,胡峰阳是第417例捐献者,此次配型成功更是河南黄河系统的首例。
谈及是什么契机让他投身奉献者队伍时,胡峰阳回忆道,2019年5月,他参加单位组织的献血志愿活动,在献完血之后,医护人员向其介绍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方面的知识,并展示了相关协议书,科普了一些捐献知识。之前朋友的父亲不幸得了血液病,幸运的是通过治疗得到了有效控制,所以他特别能理解血液病患者和家人的痛苦。“当时签字也比较坚决,就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点贡献。”就这样,2019年,胡峰阳正式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屡次奉献,播撒人间大爱
郑州黄河人,关键时刻就是中。
在2019年加入捐献者队伍之前,胡峰阳连续多年参加献血活动。“谁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我能帮助到别人,也挺开心的。”胡峰阳说道。“年轻人,就该有担当嘛。”
2021年7月,他在新疆出差,看到家乡受暴雨侵袭后,难过万分,“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力所能及做点贡献。”7月23日,胡峰阳通过网络看到有向家乡进行爱心捐款的渠道,立即向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豫特大暴雨灾后重建项目捐款了3000元。“虽然捐款金额不多,也算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帮助吧。”
2022年的中秋节,胡峰阳收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工作人员说通过国家骨髓库,一位血液病患者和他的干细胞初步匹配成功,问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时我很激动的回答愿意捐献,工作人员说后续会有更专业的人员对我进行讲解和捐献要求,我也很爽快的答应了。”2023年3月,在紫金山人民大会堂门口的献血小屋,在红十字会和志愿者们的帮助下,胡峰阳抽了4管血送往北京中华骨髓库进行高分辨匹配。随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抽血化验、体检、打动员针,5月终于等来了好消息。
捐献有时候不仅能挽救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更体现出新时代黄河青年乐于奉献、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朴实坦然、平凡非凡,这就是郑州黄河人的一个缩影。
凝心聚力,涌动生命源泉
通常来说,造血干细胞的捐赠需要进行一整套专业、系统的流程步骤。为了能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提高匹配的成功率,胡峰阳经常上网查询,补充专业知识,积极主动配合锻炼,以便做好前期准备和心理建设。“捐献前会有一次全面体检,我有点胖,担心自己体检不过关,完不成这个光荣的事情,就开始注意锻炼身体,饮食也以清淡为主。”在打动员针的同时,因造血干细胞不断分裂的原因,胡峰阳有时会感觉身体不适,比如全身疼痛,“好在有医院给的止痛片,在服用后疼痛感也控制在了自身承受的范围内。”就像在讲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胡峰阳没感觉自己有什么不同。
在谈到家人的想法时,他停顿了片刻,解释道,“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家人还以为是骨髓穿刺那种方式,不太了解分离干细胞技术,主要还是怕捐献完之后对我的身体有害,后续通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分离干细胞技术的讲解,家人也遵从我的意愿。我当时的想法也特别坚定,就是希望真正能够尽到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
5月5日,郑州红十字会为胡峰阳送来了患者的感谢信,信中所写令人动容。他在命运的转折点上触碰到来自黄河的“生命源泉”,从此由不幸变为幸运,重获新生。“对于我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我觉得更多的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诠释。我感觉被人需要其实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我相信缘分的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配型成功,一定是我们之间很深的缘分。我觉得做自己认为对的、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十分幸福的。”
幸福,是胡峰阳说的最多的一个词。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郑州黄河人用“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诠释着新时代幸福的定义。
我们素未谋面,但我们血浓于水。为你奉献,我很幸福。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