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着力推进五小水利惠民工程建设
三台县着力推进五小水利惠民工程建设
四川三台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五小水利”惠民工程建设标准,持续深化丘区大县小塘坝(容积小于10万方)、小水窖(容积20~50方)、小水池(容积100~500方)、小堰闸(流量小于1立方米每秒)、小泵站(装机小于1000千瓦)等小微水源工程和小型渠系(流量小于1立方米每秒)一系列水利民生项目建设,突出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效果,受到了灌区群众的普遍赞誉。
结合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实施好小农水重点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农建指挥部的具体指导下,各有关项目镇乡立足解决广大农民朋友“最后一公里”水问题,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小水窖、小水池等水资源集蓄利用项目建设和塘坝、渠道、机电泵站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修复、配套和改造,分步骤、有重点地解决好生产用水难题。通过严格落实以奖代补资金及项目管理费,保障论证审查、规划编制、工程设计、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全面到位。今年以来,三台县以“整治为主、新建为辅”,充分挖掘小微水源潜力,共整治小渠道205公里,塘堰46口(道),蓄水池51处,实施渠系岁修6200多公里,完成投资4800余万元,为灌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可靠的水利保证。
一是以农财为杠杆,引导农民群众筹资投劳,确保五小水利项目区的耕地灌溉率不低于85%,切实增加有效灌面,而且,保障工程项目在缺水旱山村落地生根,为打造新农村示范片、现代农业产业示范片夯实基础。二是落实申报主体、严格申报程序、规范审批程序,县级财政、水务部门运用集中连片的模式,跟进效益优先思路,通过民办公助、先改后建,采取“竞争立项”,择优选取五小水利项目区。三是在建设过程中,统一规划、尊重民意,强化培训指导,建立完善用水户协会,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推动投入、建设和管护“三位一体”,确保工程持续运行。其中:针对蓄水池、水窖推行单户或联户管理;针对塘堰推行“受益农户共有制”的水权划分管理模式;针对小渠道、小泵站推行协会管理。四是实事求是、实地勘查,广泛宣传发动,推动涉农涉水项目整体打造,整体推进,集中实施,强化垂直整合力度,实现了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为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农水条件。
据了解,三台县通过狠抓传统农业提质,特别是示范推广“千斤粮万元钱”、“吨粮田五千元”粮经复合种植模式,现已建成万亩粮油、粮经示范片19个,示范带动面79万亩。依托神龙、黎福、隆源等8家规模粮油加工企业,整建制发展双低油菜、高芥酸油菜、汉中香米、中国台香米基地等42万亩。加快建设100万头现代生猪产业园,累计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场(户)5842个。同时,抓好特色产业扩面。以涪城麦冬为载体,推进4万亩麦冬标准化生产,全车麦冬总产9500吨,产值5.5亿元。大力建设潼川——石安——中太万亩核桃产业带、永新——新德米枣产业带,芦溪——前锋——景福藤椒产业基地和建设镇油橄榄产业基地,全县核桃、米枣、藤椒、油橄榄等种植面达18.5万亩。在新兴产业培育过程中,充分发挥统筹城乡示范区、环城休闲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加快农旅结合、产业互动,年内已引进发展花卉苗木、油用牡丹、蓝莓、樱花等新兴产业8000亩,预计全县全年农民人均增收1100元,增长达12%。(谢勇 陈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