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史沉钩——一条永和古堰情牵中法父女

更新时间:2014-01-21 09:52:39 来源: 作者: 浏览1884次 文字大小:

一条永和古堰情牵中法父女

中法是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大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成为东西方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原动力。作为世界各国“以文会友”、相知互学的典范,双方正在通过隆重庆祝建交50周年,全面提升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促进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护文化多样性发挥更大的作用。

心愿传奇跨海越洋寻旧梦

现年70岁的郑碧贤女士是重庆市荣昌籍人,现为旅法华人作家、影视导演、法国新世纪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郑碧贤曾做过演员,著有《〈红楼梦〉在法兰西的命运》等书,长期从事中法文化交流活动。近年来,这位优雅的女士因为父亲郑献徵2005年冬面向“凯旋门”给她托了一个梦,她便为四川绵阳三台的一处古堰四处奔波呼号,最终促成了水利抗战古堰的新生。

而今,郑碧贤又频繁地出现在三台涪江河畔的乡间,在“永和古堰”水文化园建设工地,与工人、村民打成一片,犹如遥远的亲戚回到故里。郑碧贤说:“我觉得,人活着,得为祖国和社会多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现在我做的水文化园,要把水文化提高到人文高度上来,让大家爱水、爱历史,爱那些为我们付出鲜血和汗水的前辈和祖先。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一个中国人永远团结的伟大念想。”

115,在三台县永和古堰中段高家桥大渡槽水文化园建设工地,记者见到了正在跟村民交流的郑碧贤。她告诉记者:2006年,她从法国返回中国,四处奔走,是为了完成父亲当年未竟的事业。而今,她自豪地说,她 “超额完成了任务——20103月,永和堰(郑泽堰)防洪闸工程完工通水;2011年春,永和堰竣工完成了取水枢纽(防洪闸)和干渠工程地震灾后恢复性整治;20134月,占地3万平方米的“永和古堰”水文化园开建,目前,一期工程基本完工。”

续建清乾隆古堰为圆梦

郑碧贤回忆说,1938年春,她的父亲、时任三台县长的郑献徵,在内迁三台的东北大学水利建筑专家和抗战开明绅士黄万里(黄炎培之子、受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实业计划影响,最早参与规划勘测三峡大坝的著名水利专家)、霍新吾等的支持下,改造、续建了长达46.5公里的清乾隆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永和堰”。郑献徵卖掉家产地产,捐资大洋近四万元补足修建水利的费用,新建了桃李太三坝引水工程,成为20世纪40年代涪江以东7个乡5万多亩良田和5万多人的生产、生活水源,被乡民誉为“郑泽堰”。19511013日,三台县人民政府以“永远和谐用水”为名,将“郑泽堰”更名为“永和堰”。

多年后,郑碧贤从父亲留下的日记中了解到,郑献徵最遗憾的是,当年,因为八年抗战的军粮问题没能有机会给“郑泽堰”修一个防洪闸,他就调任国民政府自贡市长以及后来的国民政府四川水利厅长了。

根据父亲的日记和后来回国实地调查,郑碧贤了解到,父亲还训练乡民,其中不少人后来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安置抗战中内迁、无家可归的东北大学师生……郑碧贤于20129月,写出28万字的传记《郑泽堰民国县长郑献徵传奇》,由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6年,郑碧贤第一次踏上三台县的土地,一位老人翻山越岭来找到她,说要亲眼见一见这位“爱国忠良之后”。郑碧贤在感动之余,又特别揪心,多年风雨后,特别是1998年洪灾之后,永和堰进水口严重损坏,已处于半荒废状态。

郑碧贤找到老舍之子、全国政协委员舒乙,对他说:“郑泽堰不仅是一个水利工程,还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有人物,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古代和民国文物……”200751,舒乙向全国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交了 《拨款建造防洪堤闸保护三台县永和—郑泽堰为民做实事》提案,得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对该提案的肯定答复。2009年冬,在四川省、绵阳市及三台县相关部门共同配合下,经国家有关部委批准,永和堰总干渠16千米灾后重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2011年春,永和堰完成了取水枢纽(防洪闸)和干渠工程的恢复性整治。

建抗战水文化园为传承历史

为了让人们珍惜水、爱护水,让水更好地润泽子孙后代,同时铭记那段过往的国共合作全面抗战的历史,郑碧贤向有关部门提议,建一个“三台永和古堰水文化园”。四川省水利厅批复认可了这一提议。该工程于20134月开建。

115,寒风中,今年已70岁的郑碧贤仍奔走在“永和古堰”水文化园的工地上。她说:“我们为水文化园取名叫‘上善园’,它占地3万平方米,其中有20亩地是农民捐出来修建的。需投资1000多万元,我正在四处奔走筹措资金。”她告诉记者:“永和古堰”水文化园有水利抗战纪念碑、东北大学内迁巴蜀故事墙、一齐水车风雨廊、水中望月剧场等四个重要景点,集中展示古梓州悠久的水文化和三台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历程。目前,该文化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二期水文化公园相关主体工程,包括水利抗战纪念碑、国共合作抗战文化博物馆、一齐水车风雨廊、留守儿童图书馆、园林绿化亮化等已在筹谋之中。中共绵阳市委副书记张锦明,中共三台县委副书记、县长谭岗曾多次强调,永和古堰水文化园正在成为川西北地区不可复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2004年,郑碧贤出版了《<红楼梦>在法兰西的命运》,引起轰动;她为多国在法企业高管教授中文,也给新加坡、欧洲多家报纸杂志特约撰稿。但自从开始重修“永和古堰”,郑碧贤基本上推掉了这些事情,一心守候这项民心、民生水利工程,为圆梦而努力。

(绵阳日报:墨峡  田明霞)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