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冯家山:那片神奇的山水
年幼时,听外公讲那过去的故事,让我感叹你的神奇;长大后,我用青涩的笔触续写新的故事,感谢我们的先辈以及那片神奇的山水。 ---题记
我的外公今年80多岁了,曾是冯家山水库建设的亲历者,80后的我从小就是听着冯家山的故事长大的。多少次提起笔又放下,思忖许久,我不知道该从何写起,外公那老一辈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冯家山精神,我那青涩的笔触要怎样去描述,才能表达出心中那份深深的敬畏。
我的老家座落在岐山的乔山脚下,过去俗称“烟雾畔”,那里水源匮乏,吃水困难,是名副其实的渭北旱塬。村民们每天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扁担担着水桶去井上挑水。我的祖辈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因为干旱缺水,只有在风调雨顺的年月能保证小麦仅有的一点收成,雨水稀少的大旱时节即使辛苦忙碌一年,到头来还是颗粒无收。
儿时的记忆里,夏收忙毕的每个暑假都会让我期待不已。刚一放假,我就急切地盼望着去外婆家。外婆家距离我的老家虽然只有七八里地,但却是另一番光景。炎热的夏天总能吃到外公亲手种出的各种瓜果蔬菜。爽口的黄瓜、酸甜的西红柿、新鲜的玉米棒、甜爽的西瓜、解馋的绿线椒……都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味道。等到每天太阳西下,田间地头的水渠边就成了娃娃们的乐园,玩水、洗衣、打闹……那渠清凉的水总是带给我儿时最快乐的时光。
记忆深处总有一个画面挥之不去。晚上的农家小院里,皎洁的月亮透过葡萄架洒落一地的月光,外婆给我摇着蒲扇,外公抽着卷烟,我们悠然地坐在葡萄树下纳凉。小小的我总会好奇地问外公“爷爷,为什么咱这能种出这么多好吃的?”“这都是沾了冯家山的光……”外公的话匣子一打开,我仿佛跟着外公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豪情万丈的峥嵘岁月。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正赶上农业学大寨运动高潮,当时的新中国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 “穷则思变”,在党中央的号 召下,为了尽快改变农业发展落后的面貌,全国上下爆发出了空前的建设热潮。水利被视为农业的命脉,1970年冯家山水库开始动工修建,1974年下闸蓄水,1980年整个工程基本建成,1982年1月竣工交付使用。整个灌区西起金陵河、东至漆水河,北依乔山,南接宝鸡峡。东西长约80km,南北宽约18km,灌溉宝鸡、凤翔、岐 山、扶风、眉县、永寿、乾县七县的旱原,设计面积为126万亩,施工中扩大为129万亩,施工后期控制面积为136万亩。
那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兴水战争,更是一场规模宏大的人民战争,冯家山荒凉的山谷里最多的时候驻扎着3万多民工,外公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男女老少顶风雪、冒酷暑、住窑洞,他们以苦为 乐、吃苦流汗、受饿苦干、万众一心搞建设,不少人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当时的生产建设条件非常艰苦,机械化水平低下,架子车是主要运输工具,他们咬紧牙关,卖力地干着,浑身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一切听从指挥,工程按期完工。外公说在当时那种艰苦的环境下,尽管他们那代人没文 化,但是思想纯粹,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心中一直有个信念支撑着他们----只有吃苦耐劳、兴修水利才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为子孙后代造福。老一辈人朴素的情怀和冯家山的故事让小小的我感到神奇的不可思议,那不就是“愚公移山”的神话吗?
命运似乎总是在冥冥之中注定,从小立志跳出农门的我外出求学多年,百转千回之后又回到了故乡,与水结缘成为一名真正的水利人。多年来,老一辈人的冯家山精神总是激励着我拼搏奋进、无私奉献、砥砺前行。“当年那么艰难的条件下都修得了冯家山,现在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外公常常挂在口头的这句话让我时时牢记心头。工作中,我把上善若水奉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践行着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水土保持、水库加固、饮水安全、小水建设……一个个水利项目如期建成投入使用;岐渭水利风景区、凤鸣湖、周公湖……一处处民生工程正在周原大地遍地开花;还有那一汪汪碧波盈盈的涝池、一渠渠欢快流淌的河水、一座座高高矗立的水塔……都是新时代岐山水利人无私奉献、拼搏奋进的累累硕果,这一切都在昭示着岐山水利事业持续蓬勃发展新的未来。
十几年水利工作丰富的阅历,让我的双脚踏遍了岐山的山山水水,南山、北山、渭河、苜蓿河、麦李河、石头河……翻过的每一座山、看过的每一条河都会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那片神奇的山水。冯家山其实离我并不遥远,可年少时埋藏在心底那份深深的敬畏,却让我从不敢与它贸然相见。
今天,带着老一辈人酸楚而又难忘的记忆,满怀着深深的敬畏,我终于看到了那片魂牵梦绕的神奇山水。冯家山,我来了!我的双脚真实地站在了这里,我用双手深情地触摸着岸边的每一块石头,掬起那捧清凉的河水,我分明看到了眼中噙满的热泪。
拾阶而上,驻足于冯家山水库纪念碑前,品读着碑文里的每一个数字,我的内心震撼不已。原来冯家山的故事比外公讲的更加让人不可思议,在那么艰苦的年月里,它是人民群众人拉肩扛用血汗铸就的伟大奇迹。仰望着纪念碑,我为外公、为老一辈水利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到敬佩,感谢他们,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时代缩影。
穿过观景台,我看到了密密麻麻排列整齐的十三层窑洞,多达1400孔,肃穆壮观,那是一道饱含时代特征的风景线。我再一次被震撼了,我想极力地找寻出外公当年亲手挖过、住过的到底是哪一孔,情急中我恍惚看见了无数张纯朴善良、青春洋溢的面孔向我涌来,当年年富力强的青年,如今垂暮之年的老人,时而清晰,时而模糊……那是外公他们老一辈人在这里抛洒的青春、热血和汗水。我会永远的记住这段难忘的历史,我更加不会忘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冯家山精神,正是一代代水利人的自强不息、拼搏奋进,才铸就了冯家山今日的辉煌。
如今的冯家山水库,美的犹如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它一边从容地浇灌着百万亩良田,一边热情地向游人挥手致意。站在宽阔笔直的坝面上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水面碧波荡漾,层峦不叠的山峰满目翠绿,阳光洒落水中,波光粼粼,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那辽阔深邃的水面下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内涵?闭上眼睛,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个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艰苦卓绝的宏大建设场面,过去与现实在我的脑海里飞速地切换。
从千河两岸到漆水河畔,从乔山脚下到渭水之滨,4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曾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从冯家山引水上塬,抒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水利史诗。冯家山水库是先辈们用血汗浇铸的伟大水利工程,浸透着艰苦奋斗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信念,它是一幅宏伟的时代画卷,更是人类水利发展史上的奇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今,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看到渭北旱塬上流淌的涓涓细流,让我欣喜不已。曾经贫瘠的土地美的让人沉醉,错落有致的村庄氤氲在袅袅升起的炊烟里,我听见了流水哗哗、看到了果树成林,闻见了瓜果飘香……感谢冯家山那片神奇的山水,让我记住了这份乡愁,让青山绿水永续发展,在周原大地上浇灌出了一片片绿油油的希望。
从党的十八大美丽中国的提出,到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新时代赋予了冯家山新的历史使命。经过几十年岁月的洗礼,冯家山早已成为宝鸡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今后,我们将牢固树立和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努力让绿水青山成为美丽宝鸡建设的金山银山,为美丽中国建设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致敬冯家山!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们新时代的水利人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冯家山精神继续传承弘扬下去,坚持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继续开创水利事业追赶超越新征程!
评论 |
|
淄博河务局储备中心持续完善仓库.. | |
连日来,储备中心持续完善仓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运营管理。为确保消防系统发挥正常功能,储备中心.. |
热门文章
淄博市局获评2024年
近日,省局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考核结果,淄博黄河河务局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