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是黄河精神最好的诠释者

更新时间:2015-09-11 12:01:40 来源: 作者: 浏览1672次 文字大小:

劳模是黄河精神最好的诠释者

——记黄委劳模冯振洲

冯振洲是鄄城黄河河务局营坊管理段的一名普通职工,普通的他却有着一个特殊而光荣的身份——黄委劳模。

今年已经55岁的冯振洲再有两个月就要退休了,为了能在他退休前多了解一下这位荣获黄委劳模称号的人,9月6日,笔者来到了营坊管理段。

进入管理段的院内,才发现段上一个人也没有,打电话给段长侯忠祥一问才知道,原来当前正值工程管理最忙的时期,大家都在工程上劳动。“你去营坊下延控导找找吧,他的责任段在那边。”侯段长指出了他的大致位置。

来到营坊下延控导工程,远远地就听到了打草机的轰鸣声。循着声音走去,之间三名穿着迷彩服的人正在打草。打草机发出的噪声高音刺耳,冒出的油烟弥漫四周,刺鼻难闻。在这种环境下,三人一直紧握着手中的机器,左右转动身体,重复着同一个动作。过了十多分钟,一个坝面的草全部打完,三人才停下机器,给打草机加油,准备转移“战场”。趁着这个短暂的休整时间,笔者赶忙凑上去和他们聊了几句。一打听,果然冯振洲就在这里。

初见冯振洲,才发现以前见过几次面,聊过几句,但没问过他的名字和身份,还好现在为时未晚。

得知要采访自己,冯振洲憨厚地笑起来:“我跟其他人都一样,再说这都快退休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就是一想起要离开,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说着抬起头望了望前方的坝头和远处的堤防。即将离开这片熟悉的工程,即将挥别这段难忘的岁月,冯振洲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眼眶有些湿润。

1980年参加工作的冯振洲至今已在黄河上工作了36个年头。年轻时他就跟着老一辈人搬石头,修坝头。后来去过铲机队,上过机淤船,出了不少力,也吃了很多苦。几十年里,他的汗水洒遍了鄄城黄河防洪工程的每处角落。由于肯吃苦,能出力,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他荣获了黄委“劳动模范”的称号。

“真是想不到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我只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就这么简单,真是感觉承受不起。”想起获奖时的情景,冯振洲仍然满怀激动和感动。

现在,身边的人提起冯振洲,最大的感觉就是他经常“教训人”。看到有干活不积极的,就会当面教训几句。看到工作标准不高的,也会说一说,然后指导该怎么怎么做。

“现在都是老冯领着我们一起干,他干起活来又多又好,我们大家都挺佩服的,我跟着他更是学了很多东西。从干活的新手很快就成了熟练工。”和冯振洲一起干活的青年职工郭宁对他敬佩不已。

刚聊了几句,冯振洲就催促大家继续干活,说着扛起打草机,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副眼镜戴上。这时,笔者发现一个细节,冯振洲的眼镜框里一片是墨镜,一片却是透明的玻璃镜,透过镜片能看到他的一只眼睛。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对眼镜还有特殊要求?

“你看错了,这原本就是个塑料墨镜,能看到眼睛是因为这边的镜片在早晨打草的时候被石子砸碎了,并不是什么玻璃镜片,”冯振洲笑着解释说:“打草的时候会打到地上的石子,被打草绳带起来速度就会很快,不小心打在身上留个伤口是常有的事情,打碎眼镜片也就不稀奇了。”

没想到打草也会存在这么危险的事情,笔者怀着震惊和崇敬的心情给冯振洲和这副特殊的墨镜拍了一张合影。

“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黄河精神。在冯振洲服务黄河事业的一生中,黄河精神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全面而真实的展现。作为一名光荣的黄河劳模,他有责任去展现这种精神,而他用实际行动做到了,而且越做越好。虽然他即将退休,但他用一生诠释的黄河精神是不会退休的,新一代的青年黄河人在他的指引和鼓励下,已经继承了优良的黄河传统,黄河精神必将在新时期的治黄道路上继续发扬、光大。(毛宁)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