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治黄一线的“创新达人”

更新时间:2024-09-06 17:54:14 来源: 作者:李金涛 浏览38次 文字大小:

在阳谷黄河河务局,只要提起寿张管理段职工王士磊,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20余年一直扎根基层一线,并凭着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为阳谷黄河一线大家公认的“创新达人”。

爱学习肯钻研

2000年,怀着对治黄事业的热爱,王士磊加入阳谷河务局治黄队伍。为了尽快提高业务技能,他认真学习治黄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他都记在小本子上,主动向老同志请教。老同志看他脑子灵活、踏实肯干,也乐于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巧传授给他。很快,他便成长为技术骨干,一路上,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再到技师、高级技师,靠着不断的努力与学习,王士磊成为管理段名副其实的技术能手

“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就不能沉湎于过去的半亩方塘王士磊工作中的做事风格和他的口头禅一样,力求学无止境,精益求精。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王士磊发现治黄工作正逐步从单纯的苦干蛮干向知识型科技型智慧型转变。因此,他紧紧把握工作之余的每个学习机会,刻苦钻研如何技术创新。作为一线技术骨干,王士磊在推动“三个全覆盖”建设的过程中见证了“智慧治河”的飞速发展。为了尽快掌握新技术,王士磊除了参加各级培训外,业余时间不厌其烦地学理论、练操作,并从最初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的熟练运用。而在工作间隙,王士磊总爱钻研一些小发明,趁着休息间隙,他将装修换掉的小柜子加工改成职工食堂置物架,将办公室更换之后的旧窗帘改成厨房柜子遮挡帘,不仅改善了食堂环境,也让闲置的无用之物实现了华丽变身。在汛期,他发现职工在夜间观测水位时,要一手拿手电筒,一手记录数字,不方便也不安全,于是他购置元件,研制了巡堤查险多功能照明手套,为夜间防汛观测提供足够的照明。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很多人都知道了管理段有个爱动脑筋,擅长“发明”的小伙子。

有想法  勤创新

“喜欢动脑子,有想法。”这是阳谷黄河河务局领导对他的评价。

在工作中,王士磊始终把解决问题变成一种乐趣。2021年,一场特大秋汛给基层防汛数据的采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王士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士磊利用巡查间隙连夜拿出可行性方案,接着就是加班加点实物化,经过反复论证,多次实践,不断改进,在三天的不懈努力下,“便携式互联网+可视偎堤水深智慧测量器”诞生这是一个可以实现十米之内水深测量的探测工具,探头距离测量水尺仅10公分,不仅能做到精准读数,而且还能通过扫描二维码缩短信息上报时间,即刻将采集数据传输给上级部门。这个项目在实践运用中得到了一线同志一致好评,并荣获黄委三新认定。

在研制“延时吸水自膨胀自寻导漏洞封堵材料”时,为取得材料水中下沉速度、吸水膨胀时间等数据,王士磊一周之内在坑塘水内站立二十余小时,双腿泡的起皮,还叮上了一只蚂蟥。但是经过不断变更优化,该项目最终取得成功,并于2020年通过黄委“三新”认定。

“如果在技术改造研发中遇到难题,他可以不吃不喝围着设备捣鼓一整天,甚至会不眠不休思考一整夜。他那种“钻”的精神,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提及王士磊对创新工作的专注,同事们都是打心底里佩服他

为了培养创新团队,20236月“阳谷黄河创新工作室”更名为“王士磊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光环面前,王士磊并没有沾沾自喜。他说,创新不是多难的事,关键是平时多观察、多留心、多思考。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各种成果奖项铺满整个科技创新工作室,其中单由他研制主持的项目就有国家专利2项,科技创新奖1项,黄委三新15项,省局科技火花奖11项,他个人也荣获聊城黄河科技创新带头人、聊城黄河优秀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先进个人、聊城黄河创新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2022年,王士磊荣幸加入到山东黄河创新团队。同年,成为“黄河防汛抢险模块化装备”公关团队子项目“黄河堤防险情处理组”带头人,该公关团队还在山东河务局“揭榜挂帅”专项公关中中榜。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未来,对于王士磊说,彩虹与风雨共生,机遇与挑战并存,他和团队所要做的,便是一如既往地扎根一线,心无旁骛地创新创造,努力为阳谷黄河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