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闸:回望运河六百年
1983年11月26日,张秋闸(1963年建成)拆除改建工程在阳谷黄河修防段的组织下,正式破土动工。距离施工现场向西70米,一座张秋老闸的拆除工作也同步进行着。
这座张秋老闸建于1955年,因闸底板高不能满足排涝、滞洪要求,已于1964年被围堵,此次随改建工程一并拆除。起初,老闸拆除工作有序推进,可拆着拆着,竟在其背河堤脚处,发现了一处暗涵洞。
这处涵洞建于何时?又因何弃置?已被岁月侵蚀的工程石料上得不到任何答案,施工人员却意外地在当地居民口中听到了“明清老闸口”的线索,也因此揭开了张秋闸近六百年的前世今生。
张秋闸航拍图
通源闸:“四月首辅”的治河之策
张秋闸,因运河而生,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景泰年间。
明朝中期,河南、山东境内黄河决溢频繁,洪水四溢,特别是冲坏漕运河道,使京杭大运河严重受损。正统十三年(1448年),黄河在陈留、新乡和荥泽等地接连发生决口,河水分三股,其中一股自新乡八柳树,漫溢曹县、濮州,至东昌溃决寿张沙湾(今台前县夹河乡沙湾村),冲坏漕运河道。为此,明英宗、明景帝在1450—1452年间,先后派遣工部侍郎王永和、工部尚书石璞、御史陈全、佥事王琬等数名大臣前往寿张沙湾河段进行治理,可均未成功。于是,朝臣之中议论纷纷、互相指责乃至互相倾轧,沙湾治河现场还发生了役工逃逸现象,乃至有人认为,“沙湾水湍急,石铁沉下若羽,非人力可为”。直到徐有贞的出现,沙湾河患治理才出现转机。
徐有贞,原名徐珵,宣德八年(1433)进士。在史学界,徐有贞是个争议很大的人物,誉之者认为其能力之强,既深谙治水之道,也精通风水、阴阳、占卜、刑名,又懂军事更兼一身好武艺,还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与张居正比肩。毁之者认为其导致了一代名臣于谦的枉死,是不折不扣的奸佞之徒。可单论治水水面的才能,徐有贞比之明清诸多治水名臣也不遑多让。
《明史》载,景泰四年(1453年)十月,明景帝任命徐有贞为佥都御史,专门治理沙湾运河河道。徐有贞到张秋之后,对当地的地形水势进行了详细的查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置水门、一开支河、一浚运河的“治河三策”,也就是治黄史上著名的《言沙湾治河三策疏》。徐有贞所撰《敕修河道工完之碑》对治河过程有着详细记载,“渠起张秋金堤之首,西南行九里而至于濮阳之濼,……经澶渊以接河、沁。河、沁之水过则害,微则利;故遏其过而导其微,用平水势。既成,名其渠曰‘广济’,闸曰‘通源’”。徐有贞首先主持开挖了广济渠,从张秋金堤起,西南行径寿张、莲花池上至范、濮,至荥泽以北接黄河,引黄河、沁河水济会通河,并在广济渠张秋渠口设通源闸,“小则拘之以济运,大则疏之使趋海”,既保证了运河通航所需要的水位,也缓解了水大而引起的溃决之患,通源闸也就是史志最早记载的“张秋之闸”。
《敕修河道工完之碑》拓本
自徐有贞成功治理沙湾河患,他的人生轨迹就好似与“通源”二字隐隐而合,开启了他攀登明朝权利中枢,逐步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内阁首辅的政治生涯。虽然后来短短四个月就从内阁首辅跌落尘埃,被后人戏称为“四月首辅”,但他的治水功绩也让其与刘大夏、白昂等一并列为治水名臣,载入治河、漕运史料,流传至今。
“闸河”辉煌与落寞的见证者
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山东段(以下简称山东运河)设置了百余座“智慧”船闸,保障了这条交通大动脉的畅通,故而山东运河又被称为“闸河”。
作为“闸河”沿线的重要涵闸之一,清代很多志书文献中都有关于通源闸(张秋闸)的记录,例如《钦定大清一统志》中“通源闸,在东阿县西南安平镇南”,《读史方舆纪要》中“张秋之闸曰通源闸”,等等。其中尤属清代著名学者包世臣所著《闸河日记》中记载的最为详细。
《闸河日记》中记录了包世臣在道光九年(1829年)六月自馆陶至扬州沿运河南返的旅行见闻,特别是山东运河风光,其中提到张秋闸,“十二里抵七级闸,闸入阳谷境,夹岸俱有市,阳谷、莘、东阿三县兑漕水次也……十里至张秋闸,闸入寿张境,夹河为城,西半城乃商贾所聚,土产毡货为天下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秋闸此时已正式得名,且对于南北漕运通航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张秋闸因山东运河而生,伴随着明清时期漕运功能达到顶峰的同时,给张秋镇带来了“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盛名,《张秋志》对于当时张秋镇的繁华景象有着生动的描写,“镇夹运河而城,旧为贡道之通渠,实扼南北之咽喉,襟带济汶,控引江湖,盖鲁齐间一重镇也”。而当繁华落幕,张秋闸也亲眼见证了运河的衰落。
明代钱谷和张复联合绘制《水程图》之张秋图
咸丰五年(1855年)6月,黄河在铜瓦厢破堤而出,冲向西北,淹及封丘、祥符两县,继而折身转向东北,漫溢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又经山东曹州府、东明县、濮州城,渐向东北,在张秋镇穿运河而过,夺大清河入渤海,至此,600多年黄河夺淮河入黄海的局面归于终结。
清代运河全图——阳谷卷截选
黄河回归山东初期,运河虽受黄河冲击,但对未对漕运造成过大影响,漕船依旧从十里铺至八里庙经张秋闸,沿原河道运输漕粮(蓝色线条)。但很快十里铺至八里庙河段就被淤死了,于是漕船往往由黄河南溜下行,至交汇处(今阳谷陶城铺附近)转入北溜,然后逆水至八里庙继续沿故道通行,这一段绕行25公里(橙色线条)。好景不长,随着张秋闸至八里庙段运河被泥沙冲击,最终也被淤平,被迫停止。光绪七年(1881年),清政府改建新运口至陶城铺,开新河头至阿城闸入运河(绿色线条),勉强保持漕运河道畅通。自此,张秋闸不再作为漕运河闸。
几番蜕变引金新生
1984年5月,随着明清老闸口的破除和回填土方,张秋闸彻底挥别了那段漕运时光,开始了引金堤河水济润阳谷的新生。
当然,由于技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张秋闸的蜕变也经历了多番的尝试和探索。
1955年4月,山东黄河河务局设计并主持了张秋老闸的施工,老闸位于阳谷北金堤桩号113+680处,也是明清老闸口位置,为两孔混凝土与砌石混合结构的箱式涵洞,设计流量15立方米每秒,因不能满足排涝、滞洪要求,1964年被围堵,1983年拆除。
1962年4月,聊城地区水利局设计,原寿张县水利局主持施工,1963年1月建成了张秋涵闸,此闸位于阳谷北金堤桩号113+750处,为两孔钢筋混凝土与砌石混合结构的箱式涵洞,设计流量15立方米每秒,因设计指标偏低,满足不了滞洪要求,1983年11月进行原址拆除改建,也就是现如今的张秋闸。
张秋闸下游翼墙砌石(上刻1962年寿张县张秋洩)
此次改建工程,由山东黄河河务局设计,阳谷黄河修防段组织施工,1984年11月竣工,1985年6月投入使用,为一单孔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设计流量15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14.5万亩。
据《阳谷县黄河志资料汇编》记载,从1972年至1983年,张秋闸累积引水12.64亿立方米,灌区用水量达8.42亿立方米。张秋闸和张秋灌区建成前,粮食亩产量193公斤,棉花25公斤,建成后,粮食亩产量达321公斤,棉花33公斤,到1985年粮食亩产量更是提高到557公斤,棉花64公斤。可以说,张秋闸的兴建,为金堤河排涝和阳谷县农业灌溉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如今,张秋闸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运河阳谷段引金补水的重要口门,已被阳谷县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阳谷黄河、金堤河沿岸第一处被列入文物保护的水利工程。它正与京杭大运河一起,在时代前进的高歌中焕发新生。
张秋闸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牌
评论 |
|
淄博河务局储备中心持续完善仓库.. | |
连日来,储备中心持续完善仓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运营管理。为确保消防系统发挥正常功能,储备中心.. |
热门文章
淄博市局获评2024年
近日,省局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考核结果,淄博黄河河务局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