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位山引黄闸

更新时间:2023-06-19 18:54:59 来源:聊城黄河河务局 作者:关雨萌 浏览269次 文字大小:

   下河水低上河漫,春雷吼闸奔流悍。

   仲春四月,聊城位山引黄闸犹如一条巨龙,静静地盘踞在渠道之上。远方,浩浩汤汤的黄河水从青藏高原一路奔腾而来,涌入青黄相间的石拱桥,沁润着位山灌区的数百万亩农田,正在抽穗拔节的冬小麦酣畅淋漓地喝着甘甜的河水,好不快活。

   迈步在河岸,看着黄河给这座老旧的引黄闸留下的岁月痕迹,很难想象,它已经履行使命六十余载。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沿黄人民,成为了聊城市的“独家记忆”。


1  山东黄河位山截流工程印象(作者:刘雷)

   位山闸所在的聊城地区属于干旱大陆性气候,常常是春旱、秋冬再旱,往往一年接着一年旱。

   1958年,聊城地区大旱。

   国家为了统筹解决山东黄河的防洪、防凌、灌溉及工农业用水问题,同年5月1日,位山引黄闸工程开工兴建。


2  1958年5月1日,位山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典礼及誓师大会

   位山闸建成后,黄河水引到了田间地头。那些快要渴死的秧苗,终于吮吸到了甘甜的河水;那些靠天吃饭的沿黄群众,终于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一切看起来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好景不长,灌区工程的不配套、有灌无排最终导致大面积土地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盐碱贫瘠的土地上再也无法长出绿油油的小麦。1962年,灌区停灌。

但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问题依然存在。1966年开始,地方会同河务部门在积极建设灌区配套工程同时,审慎地逐孔开启闸门复灌。

   “嘿呦!嘿呦!”寒冷刺骨的冬天,黄河岸边,高亢嘹亮的打夯号子响彻天际。基坑里,每8人围作一圈,正在合力石硪打夯。随着石硪在空中一起一落,回填土方不断夯实。

   这是1981年位山闸改建场景的一角。

   1981年,为了满足用水需求和防洪标准,位山闸在原有水闸基础上加高底板,重新改建了位山引黄闸。


3  1981年11月,聊城引黄济津施工工地。图为开挖河道,为沉沙池清淤

   谈起位山闸改建,当时曾参与改建施工的原聊城安泰维修养护公司总经理郭传达情感满怀。

   “那时不比现在啊,当时机械短缺、施工工艺简单,工地上除了浇筑砼的拌合机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机械了。”

位山闸作为山东黄河最大的引水闸,那当时是怎么建起来的?面对高大的涵闸,我满腹疑惑。

   “那个时候就是靠人呀,采取人海战术,全靠人抬肩扛、手工作业,进行人工三班倒。土方开挖回填、石方拆除砌垒、砼浇筑……交叉进行,这些施工工序互相都有影响,需要科学的安排和调度。”


4  1982年11月1日,在位山灌区第二期引黄济津工地现场,工程负责人正在讲解位山闸改造中的注意事项。

   随着他细细地解释,我慢慢也沉浸在了那个场景里。

   在那个对我来说无比遥远的年代,工人们轮班换,息人不息工具。

   工程量很大的土方施工,只能靠工人们一铲一铲将泥土放到独轮车上,用独轮车推走,独轮车不能用的地方,更甚至用扁担将土挑走,装满土的篓子随着人们的步伐一晃一晃……

   如果是石方施工,则更不用说了,人拉肩扛,即使是在数九寒冬,汗珠也在不断地从工人们脸上划过。

   砼浇筑也远不是现在这般简单,没有水泥搅拌车的年代,拌合机拌制好的混凝土料只能用人工推车运到施工地点进行浇灌。

   夜幕降临,工地上也依然灯火通明,与天上的银河融为一体,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划破寂静的夜晚,仿佛在比试谁的石硪拉的高,谁的石硪拉的稳,谁的号子更响亮。


5  位山闸建成运行

   “那时候的人啊,朴实,肯干。我记得民工石方组负责人张方贵,虽然才30来岁,但是看图纸、施工放线、人员组织、质量检查……样样精通,干的活那叫一个漂亮。当时黄委领导来看了都说从来没见过施工质量那么好的。”

   说起那段艰苦的岁月,郭传达神采飞扬,仿佛改建的日子就在昨天。直潜河底的灰色闸墩、横卧渠道的青黄石拱桥,都在无声印证着那段日子。

沿着河岸走,登上位山引黄闸,走进狭长的闸室,一长排闸门启闭机正静静地站在那里,耐心等待着号令。

   “瞧,这一座启闭机就负责制动一扇闸门。这个机器左边是手动摇杆,右边是电动控制台,中间是钢丝缆绳,起门力是2×40吨,起门高度有13米。”位山闸管所职工时忠伟仔细介绍到。

   据介绍,在1981年之前的时候,都是用手动摇把来提升闸门,要6个人操作,好几个小时才能把闸门提高到设定高度,因为要摇32圈才能提升1厘米的闸门高度,劳动强度特别大,工作效率特别低。

   听原来在闸上干过的老职工说:“那时候摇闸门是真费劲啊,汗哗哗地流,摇一会儿就得休息一下再继续。原来流到地里的河水,都是这么一下一下摇出来的呀。”

   2000年以后,位山引黄闸就达到了自主化,有远程控制,集中控制和现场控制三级控制。只要在办公室轻轻一按按钮,就可以控制闸门启闭了。

   “现在时代不一样啦,随着‘三个全覆盖’的普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曾经启闭靠手、巡查靠走、指挥靠吼的传统模式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6  位山闸改建现场

   “不止引黄供水便利了不少,你看外面的改建现场,也比原来洋气很多。”说起科技对工作的改变,时忠伟指了指闸室外的位山闸改建现场,滔滔不绝。

   近年来,由于黄河多年调水调沙运用,下游河床下切、河势变化、渠道淤积等原因,引黄涵闸引水能力明显下降,加之涵闸本身老化严重,2022年10月,位山闸改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这个工地安装了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施工区、加工区等重要区域,实现现场图像采集、录像存储、环保监测,也可以对未戴安全帽、跨越禁区等违规行为进行智能抓拍,确保施工安全。”

   看着外面秩序井然又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这是曾经老一辈挥汗如雨的地方。如今,新一代青年人已经接过了新时代的接力棒。


7  新闸造型

   一方水土,润泽一方百姓;一座涵闸,诉说65年风雨。

   曾经的位山引黄闸,将滔滔黄河水锁于田间地头,囿于河湖之间,为聊城粮食“二十连丰”、沿黄数百万居民生活、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水源支撑。

   闸起闸落间,它牵引着远道而来的黄河水穿过山东,流往天津、河北,助力雄安新区建设和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为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命活力。

城连水,水连城。如今的聊城市,灌渠纵横、沃野千里,湖光潋滟、碧波荡漾,“江北水城”这张名片在黄河的润泽下熠熠生辉。

   大河流日夜,慷慨夜未央。未来不久,垂垂老矣的位山引黄闸即将焕发生机与活力,它与这片土地的“独家记忆”仍在继续。(关雨萌)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