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城的沿革与水环境
首都北京城的沿革与水环境
首都北京建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金建中都成为古代中国的都城以来亦有800余年。千百年来,北京城依水而建,依水而兴,民生水环境与古都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
首都北京对水资源的开发有着悠久的历史。商周时期,北京城(时称幽州、蓟城)就在永定河的渡口之畔开始建城。北京处在从中原去东北的必经之路上,路上多为沼泽地,陆行困难,只能沿西山山前地带过永定河。所以说北京是在渡口基础上开始建城。水,特别是永定河及高梁河之水,孕育了北京,造就了北京这座古老都城的文明。
战国时期,雄居北京一带的燕国,利用拒马河、大清河开凿了督亢灌渠,引水灌田。在2000余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应用水利工程,“引之则长津委注,遏制则微川辍流,水德含和,变通在我”。可见,引、输水控制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督亢灌渠灌溉今北京房山、良乡及河北省涿县、涞水县一带的农田,使这一地区逐渐被开发成具有良好灌溉条件、土地肥沃的良田。秦王为建立霸业,对督亢地区虎视旦旦,从而演绎出燕太子丹派荆柯携灌区图,内藏匕首谋刺秦王的故事,留下了“图穷而匕首见”的千古绝唱。荆柯的使命未能完成,燕国的灭亡之灾未能逃脱,但灌区始终存在。千百年来,督亢灌区屡经修复,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如令灌区北京房山区的部分,已建成井、渠双保险的灌溉农田,年年粮、果丰收。古老的灌区风采依然。据《郡国军事考》记载,燕文侯七年(公元前355年)发生的齐国与燕国战争,地点在今平谷泃河一带“齐师及燕,战于泃水,齐师遁”。泃河既运兵,又运粮草。燕国占地主之利,打败了来犯的齐军。
东汉年间,渔阳太守张堪,率众在狐奴(令顺义区北小营一带)开稻田8000多公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当地民众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边陲得以安定。上谷太守王霸为巩固边防,曾与匈奴、乌桓数次作战。王霸曾上书“陈委输可以从温水槽,以省陆转之劳”,温榆河漕运,为上谷郡供应了边饷,有力地抵御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
三国时期,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驻守蓟城的征北将军刘靖,为驻军屯田的需要,“登高梁(今石景山)以观源流、相湿永(令永定河)以度形势”。令帐下丁鸿督军士千人,在今石景山附近的永定河上,立遏于水,开车箱渠,导高梁河,引水向东“灌田岁二千顷”。十余年后,樊晨加以改造,“水流乘车箱渠,自蓟西北,经昌平,东尽渔阳、潞县,凡所润含四五百里,所灌田万余顷”。灌溉范围包含了蓟城西北、东北、东部和东南部的广大地区。这项水利工程在唐代以前不断修治,比较重要的有,晋元康五年(公元295年)、刘靖之子骁骑将军刘弘率军士2000人,用工4万余,对工程进行加固改造“修丰遏,治水门”,恢复发展了灌溉效益。北魏神龟二年(公元519年)幽州刺史裴延儁住“水旱不调,民多饥馁”之时,对这一水利工程又一次进行修复,“溉田百余万亩,为利十倍”。这一灌溉工程前后延续使用达400余年之久。
隋统一后,于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万余人,开永济渠,南接沁水通黄河,北连卫河通桑干(今永定河),沿此水道可达涿郡蓟城南(约今城南凉水河)。涿郡当时是征辽的大本营,水上运输量很大。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为征辽东,发江、准以南民夫及船,运输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里,显示了历史上著名的京杭大运河首开成功后的盛况及巨大历史作用。
唐代,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东征高丽,以幽州为集结地,委韦挺为馈运使,作漕舻转粮。自桑干水抵卢思(师)台,行八百里。唐代除利用桑干河、永济渠外,军需物资还利用鲍丘水从泉州口入泃河,直达檀州(今密云),每天有几十艘帆船往来。有一首唐诗这样描述:“泃河流古今,云帆漫水来??边关用武地,供给亦劳哉”。
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升幽州为南京,作为辽代的陪都。辽保宁十一年(公元979年),辽、宋在幽州西北的高梁河一带曾打过一次“高梁河之战”。据近人考证,大战的主战场当在今德胜门沿高梁河至铁家坟一带。
金代于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将令北京西南部宣武区一带的南京城扩建为中都城,按照中国封建传统观念,皇宫应“引水贯都,以成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突出皇权的威严。丁是将莲花河(又称洗马沟)圈人城中,建设了优美的皇家御花园——同乐团。金中都城护城河及皇家太液池(龟藻池,今宣武区青年湖公园内)用水均通过莲花河引入。莲花河上源为莲花池,池中有泉。金中都改造完毕,莲花河贯穿都城,成天汉之象,改称金水河,更加突出了天子的神权地位。这种引水入皇城的传统建筑布局,一直延续到明、清,在今紫禁城内外均有一条金水河,河上均有白色石桥,一在今故宫太和殿前,一在天安门前,都保留有横桥南渡这样的皇宫建筑模式。据范成大《揽辔录》记述,中都南门丰宜门(今右安门附近)与皇城正南门宣阳门之间,有一座石桥,南北跨越金水河,桥栏色白如玉,雕刻极精,名龙津桥。这座桥位于金中都皇城南门外,正好形成横桥南渡之势,以法牵牛之象。中都城的废弃水,由金水河出南水关排入南护城河、凉水河。1990年4月的一次施工中,在右安门外凉水河畔挖掘出了一座金代水关遗址,1994年在这里建成了一座金中都《城垣博物馆》。
金定都后,由于城市人口和经济都有了较大发展,供应首都漕粮的运输量大增。为此,于1172年在中都新开运河。据《金史》载,运河引永定河水,由于永定河含沙量大,“积滓成浅,不能胜舟”而失败。后于1205年改从白莲潭通过高梁河引水,白莲潭上接玉泉山及西山诸泉水,引水南下入中都北护城河东入闸河,粮船可直抵中都城下。《金史》载,“金都于燕,东去潞水五十里,故为闸以节高梁(良)河、白莲潭诸水,以通山东、河北之粟”。由于水源有限,行船颇为困难。“由通州入闸,十余日后至于京师”,不仅速度慢,而且每年只能春秋两个季节漕运。“春运以冰消行,暑雨毕;秋运以八月行,冰凝毕”。闸河运用时间不长,金迁都开封后即废。
白莲潭即今什刹海一带原为一片宽阔的水面,在这水面的东北角,有一条坝河,下接温榆河,也是金中都的漕运河道。金代利用白莲潭一带宽阔水域,大兴工程,开拓水面,堆筑岛屿,修建了琼华岛(今北海公园白塔所在处),稍南建有瑶光台、瑶光楼(今团城)。此后又利用这里的优美风光,建造了大宁离宫(又称万宁宫)成为世宗、章宗经常游幸的地方,这一优美皇家宫苑的建造,对北京城后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原载《北京水利》刘树芳)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