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水利史研究所成立八十周年专刊 (第二期)

更新时间:2016-08-18 21:57:50 来源: 作者: 浏览1484次 文字大小:

会稽山下 正气浩然

——鉴湖会议“倡议书”对大禹陵升格全国文保起重要作用

  《越绝书》记载大禹曾二次来越,第一次是为治水而来;第二次是巡狩越地,因病去世,并葬于会稽山。在绍兴大禹治水的传说可谓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人们崇敬其治水精神,缅怀其功德,祭祀经久不断,而历经无数春秋依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大禹陵,正是这一历史凝成的巨大丰碑。

  岁月沧桑,世事难料。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间,,禹庙曾两次惨遭浩劫。禹王被辱、禹庙易主。直至“文革”结束,1976年至1979年时禹庙才又开始修复,重塑大禹王像。

  1981年4月浙江省调整和重新公布省级文物报护单位,大禹陵庙首列其中。之后大禹陵庙在逐渐恢复之中,但与其崇高的历史地位还相差甚远。

  1990年4月20日至24日,“纪念鉴湖建成1850周年暨绍兴平原古代水利史研讨会”在绍兴举行,4月21日代表们拜谒了大禹陵墓。在这座全国最大的集陵、祠、庙于一体的大禹陵中,大禹的塑像、岣楼碑亭、碑房、窆石亭、禹穴亭、李仪祉先生撰文的《会稽大禹庙碑》等,以其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气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大家激情澎湃、赞叹不己。代表们对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至今仍是省级重点文保单位,感到显然与其实际地位不符。时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姚汉源先生在接受报社记者采访时说:“大禹是全国很特殊的祖先,它所以能建立夏王朝主要功绩是治水,以治水而被推为领袖。相传当时洪水遍及中国,怎样才能治退洪水?既要依靠群众,又要身体力行。要有那种一条腿受伤而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禹是率行吃苦的,他做了王也没有什么享受。”周魁一会长则对电视台记者说:“大禹治水是中国水利史的开篇,大禹精神世代相传,始终鼓舞着中国人民前进。关于绍兴大禹陵,《越绝书》上就有记载,距今已2500多年,它完全有资格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月24日,在大会闭幕式上,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了《建议将大禹陵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倡议书》。全文如下:

  浙江省绍兴市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历史名城。这里人文荟萃,出现过王羲之、陆游等著名历史人物,也出现过周恩来、鲁迅、秋瑾等革命先辈。绍兴的文物古迹俯拾皆是,其中年代最为久远的是大禹陵。

  相传四千多年以前,大禹治水成功以后,“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关于大禹陵,我国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越绝书》中已有明确记载:“故禹宗庙,在小城南门外大城内,禹稷在庙西,今南里”,据此,大禹陵应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几千年来,大禹治水的业绩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鼓舞我们重视水利、开发水利,顺应自然,因势利导。今天,在建设我国的四个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更应该提倡大禹的献身精神,以促进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无论从历史意义上讲,还是从现实意义讲,大禹陵在我国的文物事业中都应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绍兴目前有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大禹陵这一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建筑群却至今只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显然和它的实际地位是不相称的。

  1990年4月21日至24日,全国数十名从事水利、历史、地理、文物等研究的专家、学者在绍兴举行学术会议的时候,专门就大禹陵的历史地位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尽快将大禹陵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希望这一倡议能够引起国家文物局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关注。

纪念鉴湖建成1850周年暨绍兴平原

古代水利研讨会全体代表

1990年4月24日于绍兴

  承禹之绪、万众响应。此“倡议书”正当其时,之后,绍兴市政府积极支持,绍兴民众拍手称好,并引起了浙江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1995年4月20日,在绍兴大禹陵隆重举行“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禹陵大典”,中央、省、市领导、学者和海内外包括大禹后裔在内的各界代表数千人致祭。是年以后,祭禹成为绍兴市一个常设节会,采取公祭与民祭相结合的方式,每年举行祭祀活动。经过地方努力和上级支持,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大禹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以说:鉴湖会议及“倡议书”对大禹陵升格全国文保、大禹祭祀活动的兴盛、大禹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源: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