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水利史研究所成立八十周年专刊(第一期)

更新时间:2016-08-02 18:35:15 来源: 作者: 浏览1537次 文字大小: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水利史研究所、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的有关领头人和专家十分重视对绍兴水利史的关注、重视和研究,不但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也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之后,绍兴包括浙东地区在水利史的研究上渐入佳境,效益不断显现,因此还推动了绍兴水文化理论和实践的良好发展态势和显著成效。

  白驹过隙,岁月匆匆。今年十月是中国水利史研究所成立八十周年,饮水思源,倍感诸多前辈学术精深,指导用心良多,越地受益匪浅。为纪念大庆吉日,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特推出专刊,记往时文章、讲当年故事、述感恩之心。要旨,推动水利史志发展,传承优良精神,弘扬先进学术文化。

  一次在绍兴水利史学术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

  1990年4月21日至24 日,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举行了“纪念鉴湖建成1850周年暨绍兴平原古代水利研讨会”。这次活动是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浙江省水利厅和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时陈绍沂厅长主持了开幕式,王贤芳市长致欢迎词,周魁一会长致开幕词。刘兆伦、文伏波、钟世杰、张振峰,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姚汉源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地理系陈桥驿教授等莅临会议指导。我国水利界的老前辈张含英、汪胡桢先生为大会题了词。张含老的题词是“皇皇鉴湖,惠及越中”,汪胡老的题词是“续禹之绪,发扬光大”。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流域机构以及浙江省其他地、市县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到会代表共78人。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5 篇,有专门研究鉴湖水利,也有探讨绍兴平原其他水利工程和与其有关的方面。在宣讲论文的基础上,又分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古鉴湖初建于东汉永和五年(140),是会稽郡太守马臻主持修建的,我国古代最大的,设施完备,当时技术、管理领先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之一。从其创建到南宋初年堙废,发挥效益约1000年。鉴湖的兴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没有鉴湖,就没有今日之绍兴。

  与会代表高度评价了绍兴市、县水利界的同仁,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实地考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科研成果所作的研究工作,其成果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突破,是引人注目的,代表们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在当地工作的同志参加水利史研究,发挥其特殊的长处。

  水利史学科和历史地理学科等的学者们积极参加了本次活动,并提供了高质量的论文,大家相信,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交叉学科之间一定会互相渗透,取长补短,进一步促进各自学科发展。

  研讨会全面回顾了绍兴平原水利发展的历程:从春秋战国的故水道、富中大塘,东汉的鉴湖到明代的三江应宿闸,直至今日的新三江闸和平水江水库,涉及到历史、地理、农业、文物考古、地质生态、环境变迁等学科。在对古代鉴湖及山会平原的历史面貌、鉴湖的科学技术水平及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论述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对古鉴湖湮废以后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及其原因也有进一步的论述,在研究方法和发掘历史文献上同样取得了重要进展。此外对于鉴湖堙废的研究,引起了与会同志对水利建设问题更深刻的思考。研究鉴湖兴衰的历史将会使大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在绍兴平原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促使人们更好地探索大自然的发展规律,把人类的聪明才智与客观规律很好地结合起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考察了古鉴湖水利工程遗迹及绍兴平原水利历史文物。在拜谒大禹陵和马臻墓时,代表们怀着深深的敬意缅怀那些为绍兴水利鞠躬尽瘁,以至悲壮献身的历史人物,大家表示,水利是一项艰苦的事业,也是一项造福人民的事业,从事水利事业要有忘我的献身精神,研究水利史不仅是一种物质文明建设,也同样是一种精神文明建设。

  这是一次在绍兴水利史研究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承上启下、功莫大焉。之于1991年出版的论文集《鉴湖与绍兴水利》集聚了本次会议的学术精华,不但在当时就具有区域性水利研究的领先地位和典范意义,在今天仍是研究浙东水利的权威文献之一。

  来源: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