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润泽希望的田野——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呼吁推广“...

更新时间:2016-03-09 20:08:53 来源: 作者: 浏览1191次 文字大小:

全国人大代表万连步(中)深入田间地头调研

金正大集团研发人员在进行水溶肥试验

金正大考察团赴以色列听取专家讲解储肥罐工作原理与滴灌方法

金正大集团科研大楼

金正大现代化的水溶肥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毕鹏飞

    “两会”时间,三农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我是一名农民,为三农尽心尽职,是我一生的事业与心愿。”作为一位服务三农的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正大”)董事长万连步今年带来了五个建议,都是为农业、农民发声。

  而谈到农业生产,万连步认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便是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问题。

  矛盾:

  要增粮也要节水,要发展也要绿色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近年来加快推进,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农业好形势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定海神针”。但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个“紧箍咒”也越来越紧。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局面是:水缺、地少、肥多。我国人均淡水资源、耕地面积分别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和32%。而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农业用水量3921.3亿立方米 ,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约为352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年度总用水量的57%。年化肥用量约5912万吨。年度灌溉用水量与化肥用量均居世界首位。

  这个“首位”不免尴尬,其带来的是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与农业面源污染的日益加剧,这都是健康持续发展不可承受之痛。

  农业灌溉是我国国民经济“第一用水大户”,也一直是水资源“第一浪费大户”。1吨水能生产多少粮食,叫做水粮产出比率。据中央电视台的调查,在山东省这个比率为每吨水2斤,在黑龙江省为每吨水1.5斤,而在甘肃、宁夏等地,每吨水只能产粮1.2斤。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形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强调要坚持节约优先,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要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利用亮起的红灯,使农业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具体到农业生产,绿色发展就是要节水节地、科学施肥。而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既要保障粮食安全,又要有效节约资源,还要实施环境保护,只能是提质增效转方式,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对于破解粮食安全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万连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借鉴:

  困境催生创新,鱼与熊掌可得兼

  带着对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思考,万连步将目光投向了国际。通过考察,他发现,有一种技术,可以在节水节肥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效,这便是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也叫灌溉施肥技术,是借助节水灌溉系统,将肥料配兑成肥液,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可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形象地说,水肥一体化相当于“用勺喂”作物,给作物“打点滴”。与传统的灌溉、施肥模式相比,水肥一体化可实现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浇地向浇庄稼转变、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

  美国和以色列是世界上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先锋。考察时,万连步发现,美国60%的马铃薯、25%的玉米、33%的果树采用水肥一体化,而以色列更是90%以上的农业应用水肥一体化。如今的以色列大地遍布着管道,公路旁蓝白色输水干管连接着无数滴灌系统。大田地头是一米多直径的黑塑料储水罐,电脑自动把掺入肥料、农药的水渗入植株根部,达到了“根在哪里,水和肥就到哪里”的现代农业要求。

  水肥一体化在以色列快速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就是缺水。以色列是一个极度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7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可耕地不足20%。在这样的资源条件下,以色列目前实现了90%以上的粮食自己生产,1名全职的农业工作人员能养活113人,其农业产品已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

  “更让人叹服的是,以色列过去30年农业产量增长了5倍,而农业用水量却几乎零增长。这让我下决心要把以色列农业生产领域先进的技术与模式在中国落地,实现本土化。”万连步说。

  带着这样的期待,从2012年开始,万连步先后分4次带领500多名种植大户、农业技术带头人赴以色列参加农业技术交流培训活动,向以色列滴灌设备企业、农业园区、农业科研院所等学习取经。金正大集团在以色列设立以中农业交流中心,与以色列利夫纳特集团共同成立 “金正大—利夫纳特农业科技研究中心”,联合以色列企业连续举办了七场“中以水肥一体化发展论坛”。金正大牢牢把握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与以色列现代农业合作的突破口,成为以色列先进农业技术中国化的实践者和先行者。

  2015年5月28日,金正大诺泰尔公司一期20万吨水溶性肥料项目在贵州瓮安正式投产。6月28日,金正大与以色列合作的水溶性肥料项目在山东省临沭县正式投产。未来3年内,金正大将继续深度融合以色列技术,打造超百万吨水溶性肥料产能。

  “水肥一体化可以使中国农业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场景。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我们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坚持创新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这是金正大未来一个时期的战略定位。

  关键:

  水肥一体化,“肥”要以“水”为媒

  “水是肥的腿。”没有管道化就没有自动化,水肥一体化实现的前提是高效节水灌溉的推广与普及。

  “十二五”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投入, 2009年启动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2012年启动实施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全国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等。此外,国家还对节水灌溉贷款实行财政贴息,对农民购买节水、抗旱设备等农机具给予补贴。在重点项目和扶持政策的带动下,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2.14亿亩。高效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也促进农业灌溉发展由外延向内涵进一步转变。

  “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水肥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要实现‘水’与‘肥’的真正结合。”万连步一语道破水肥一体化推广的关键所在。

  水肥一体化是节水灌溉系统和施肥系统有机结合的整体。然而,目前两个系统还存在脱节的问题。节水灌溉系统厂家和水溶性肥料厂家大多各自为阵,缺乏交流、沟通和协作,没有形成良好配合的体系。肥料企业目前大多仅注重肥料的品质及销量,不能清楚了解不同灌溉方式对水溶性肥料的不同要求;灌溉设备企业大多只给农户“搭框架”,在节水灌溉系统设计时对肥料应用考虑不足,推广中未能与配套的施肥方案有效结合。

  针对这一现象,2015年,金正大集团与以色列瑞沃乐斯灌溉公司、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沐禾节水工程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华维节水灌溉有限公司等分别签约合作,将立足各方资源、技术、服务优势,联合发展,共同致力于先进滴灌设备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这是我国肥料生产企业首次跨界“联姻”灌溉企业,也开启了“肥”真正“溶”于“水”的过程。

  “在水肥一体化的推广上,肥料生产企业与灌溉设施企业是合作共赢的关系。水溶肥的使用需要依托节水灌溉设施,而水肥一体化实施后实实在在的效益,也会彰显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优势,带动农民投入、使用节水灌溉设施的积极性。”万连步呼吁以水为媒,肥助节水,“水”“肥”深度融合。

  前景:

  推广凝聚共识,共享还需落地

  近年来,我国水肥一体化发展迅速,并已逐步从经济作物向粮食作物拓展。目前我国水肥一体化面积已超过了7000万亩,并形成了一系列与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配套的农资、灌溉设备,大幅度降低了投入成本,基于信息技术的控制技术和控制系统也日趋成熟。

  然而,在水肥一体化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农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就此,万连步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针对目前政策、资金支持不够,且主要针对田间工程建设的现状,建议国家统一规划,一方面将水肥一体化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耕地质量提升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资金上予以倾斜;另一方面扩大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专项规模,全面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同时,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选择有示范带动性的龙头企业,重点在政策、财税等方面予以支持,积极推动龙头企业致力于产品技术开发和行业辐射,引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针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研发基础薄弱、集成示范规模小等问题,建议设立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和集成示范重大专项,从墒情监测、水溶性肥料、灌溉设备、技术模式、灌溉施肥制度等研发、示范的各个环节开展基础研究和集成示范,为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充分结合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水溶肥和灌溉设备企业的产业化能力、技术推广部门的示范推广能力,达到产学研用紧密合作。

  针对水肥一体化技术普及和推广不够的问题,建议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的水肥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通过试验示范,完善区域技术模式,制定技术规范,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大规模应用推广奠定基础。加强农化服务建设,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企业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农化服务体系,通过试验示范、技术讲座、田间学校、入户指导等形式,逐级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升农化服务水平。

  3月5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提出“十三五”时期计划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水肥一体化迎来发展春天。

  “这是一项可以带来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推动我国农业走上绿色、高效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技术。我们将切实承担起行业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真正使它在我们广袤的土地上落地生根,服务农业增产与粮食安全,惠泽我国亿万农民。”万连步表示。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6年3月9日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