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之五: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 推进生态...
□本报评论员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体现了对传统文明形态的深刻反思,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的升华。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水利部部长陈雷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必须着力加大水资源节约保护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着眼于水资源利用更加高效。水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基础的因子。有了足够而洁净的水,生态系统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动态平衡。要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切实把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全过程;加强用水需求侧管理,加快转变用水方式,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强化水资源硬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以水定发展,从根本上破除水资源短缺瓶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着眼于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环境是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受社会活动干扰破坏最严重的领域之一。改善水环境,需要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建立以水域纳污能力倒逼陆域污染减排的综合治污和保护模式;需要以水域保护为基础,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江河湖泊和城乡水环境治理;需要倡导因水制宜、量水而行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着眼于生态功能全面提升。能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关乎水利工作成效,关乎可持续发展大局。要秉持绿色、共享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有序推动河湖休养生息;推进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建设水网工程,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水系连通格局;实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河湖绿色生态廊道,切实提升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必须重新审视人水关系,不断深化对治水兴水管水规律的认识,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管理各方面,贯穿于水利发展各环节,融汇治水之“智”,实现人水和谐。
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提出,到2020年,年供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升;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水生态治理与保护全面加强。目标明确,前景可期。让我们携手走生态文明之路,让水利发展润泽美丽中国。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6年1月22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