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上放心水 城市人也要搬到乡下住
喝上放心水 城市人也要搬到乡下住
干群的声音
水的问题已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事关最基本的民生,是最现实、最紧迫的民生工程,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责。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彻底解决规划内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就是兑现政府承诺的体现。
——四川省农水局局长王华
搞小农水建设两年以来,我家170亩蔬菜基地有了山平塘和排水沟,用水排涝再也不用发愁。现在,我的蔬菜卖到了成都和重庆,以前投的成本也基本收回来了。今后政府再搞水利建设,我一定会尽力支持。老百姓种地,不能总靠老天爷吃饭!
——武胜县三溪镇练山坝村3组
蔬菜种植大户范小林——回乡,建别墅!
去年,四川省岳池县大石乡皮家沟村村民陈帮芬做出了一个让亲友们瞠目的决定:在老家建房,全家人从县城搬回去。
65岁的陈帮芬是土生土长的皮家沟村人,进城生活已经25年。决定回乡的原因很简单:附近的回龙水厂把水管安到了家里,“老家吃水方便了,本身又想家,就回来了。”曾几何时,能吃上放心水是皮家沟村人的梦想,也是广安许多农民的期盼。
“十二五”以来,为回应广大群众的呼声,广安市把“洁净水”行动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列入民生工程。
靠水岂能吃不上水要让村民喝上放心的自来水
陈帮芬说,记忆中,皮家沟村村民最苦恼的就是吃水难。要不就跑一里多山路挑水吃;要不就吃浑水,含沙量高,打上来之后,要放一两天才能煮饭。陈帮芬离开老家时已40岁,最难忘的就是,“没能吃上老家一口干净水”。
上世纪90年代末,岳池县水务局专家曾勘查过现场,认为当地地下水埋藏深,要想解决吃水难题,只能靠别处输送自来水,“当时看,说梦话嘛,老百姓哪个用过自来水?”
吃不上放心水的,不止是陈帮芬。一年以前,邻水县八耳镇居民李平在洗菜前,习惯让水龙头里的水先流一会儿,“先出来的水,一股子味道。”专家勘察过现场之后给出答案:大洪河横穿八耳镇,是当地的主要水源,全镇没有污水处理厂,沿岸的居民把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所以自来水有异味。
广安虽然有嘉陵江、渠江这样的大江大河流经,但是,地形复杂,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匀,季节性缺水问题突出,老百姓吃水难。广安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规划内覆盖人口就超过110万。作为全省为数不多的丘区百万人口大县,岳池规划解决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就达36.43万,“任务太重!”“无论如何,都要让老百姓吃上放心水。”广安市水务局负责人说,为了解决建设资金难题,广安费尽了心思。除继续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足额落实市县配套资金外,还先后向金融机构融资3.2亿元,用于龙滩、灵泉寺、回龙寺、猫儿沟、向阳桥等五座水库专项建设;成功引进中信集团,采用PPP模式,试水场镇生活污水治理、河道整治等项目。
一连串组合拳之下,污水处理厂和农村自来水厂建起来了。去年底,自来水接入皮家沟,村民丢下了挑水扁担。今年1月起,日处理500吨的污水处理厂落成。八耳镇的居民用水,再也闻不到异味了。
水利事关民生以长效机制管好水用好水
“哪个村?烂了几处?”这是入冬以来,岳池县廖坝村用水户协会会长谭世毫接听手机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为了确保“洁净水”行动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广安在后期管护上,从保证水质、建立用水户协会和两部水价入手,激发民间潜力。
12月1日下午,岳池县水利水电开发实业公司总经理谭平带着记者进入大高滩水库。首先注意到的,不是山水一色的美景,而是遍布库区各个角落的监控摄像头。谭平介绍,这些摄像头直接连接附近的大高滩水厂控制室,工作人员可以借此对库区的水质及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也可以对库区水位、出厂水指标进行在线监测。
广安探索用水户协会、终端配送承包制模式,将村社管道的维修管护责任移交,“采取自来水终端、出厂两部水价制度,让承包者或者用水户协会有盈利空间,有运营管护的能力。”
岳池县水务局副局长苟斌介绍,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来,当地累计建设自来水管道1100多公里,其中支线管道800余公里,“以我们的人手,根本忙不赢,自来水管网的维修,也谈不上能做多好。”2013年实施用水户协会制度和两部水价之后,岳池支线管道的管护全部移交,“县水务局、乡镇水务站、供水站、自来水厂管理的只有300多公里,轻松多了。”
在广安市水务局局长徐元武看来,水利事桩桩件件,均涉及民生,“尤其是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这是最朴素,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最惠民的事。”
仅2015年,结合“洁净水”行动,广安市兴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62处,分散工程2436处。“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解决112.7万农村人口和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川报记者王成栋)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