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公布2014年水资源管理考核情况——用“最严制度”拧紧“水龙头”
水利部公布2014年水资源管理考核情况——
用“最严制度”拧紧“水龙头”
经济日报记者张 雪
9月28日,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了除新疆外30个省(区、市)2014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情况。
考核结果显示:2014年,30个省(区、市)用水总量为5513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近83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1.9%,降幅比上年扩大7.5个百分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31,比上年提高0.007;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67.5%。
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浙江等5个省市考核等级被定为优秀;云南、贵州、四川等22个省(区、市)考核等级定为良好;甘肃、西藏、山西等3个省区考核等级定为合格。晒出这份年度“水单”,对各地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成绩背后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又反映出哪些问题?
“从考核结果看,去年如期完成了年度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我国的用水情况和水质情况正在好转。”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说。
以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例,“水源地的水质情况最受关注,2014年参加评价的168个《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中的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比例为98.8%。”水利部水资源司保护处处长张鸿星说。
从国家层面来说,对待各地的考核结果奖罚分明。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对期末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予以通报表扬,有关部门在相关项目安排上将优先予以考虑。年度或期末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在考核结果公告后一个月内,向国务院做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审批,暂停该地区新增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对整改不到位的,由监察机关依法依纪追究该地区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成绩单中没有出现不合格的省份,但我们会把各省份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哪些项目扣分告知各地,以便他们更好地改进工作。”水利部水资源司巡视员、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组办公室主任程晓冰说。
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矛盾,我国强力推行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其核心是设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从去年的考核成绩看,我国守住了年度水资源管理的“底线”。
提高用水效率,关键是落实“节水优先”方针。节水已经成为172项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重点,2014年水利投资进一步向节水工程倾斜,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新增节水能力35亿立方米。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已连续公布两年,“成绩单”一方面突显了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客观反映出存在的问题。
全国用水总量虽然完成了年度指标,但是省级之间不平衡,部分地区的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程晓冰表示,今后还可能要加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对于节水方面的考核权重,以调动地方节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从管理能力建设来说,虽然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项目中央、流域、省三级信息平台和取用水户、水功能区、省界断面三大监控体系已基本建成,中央、流域、省三级平台初步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也已全面启动,“但是这距离实际的管理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基层很多地方的用水基本上都没有计量装置,基础监测手段、能力亟待加强。”程晓冰表示。
“目前,我国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才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不少障碍。下阶段,水利部将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组织程序,以严格考核责任追究为重点,让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最严格落实。”陈明忠说。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