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又见汾河好风光
山西又见汾河好风光
泉声悦耳,青翠满目,千年老槐像一把大伞。“多亏这些年省里下大力治理汾河,俺村的泉眼2011年相继复流,冒得一天比一天欢,不用花水电费就能把全村2700多亩地浇个好。”指着一眼眼喷涌的泉水,汾河西岸清徐县平泉村主任陈威宁说,“汾河是咱山西的命根子,说啥也得保护好。”
大面积枯泉复流,是汾河水生态恢复的一面镜子。行走在三晋大地,汾河流域绿色满眼,河水初现浩汤景象。然而曾几何时,由于地下水长期超采、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汾河流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几乎断流,污染日益加重:干流符合二类和四类水质标准的河长仅占32%,而劣五类水质却占到68%。
“汾河之重不言而喻,‘母亲河’的全面治理刻不容缓。”这已成为山西全省上下的共识。
为让“母亲河”恢复健康,近年来山西治汾大动作频频:“五水济汾”全线出击,“千里汾河清水复流工程”、流域生态绿化工程等持续推进。目前,禹门口提水工程、引沁入汾工程、万家寨引黄南干线工程已建成运行,中部引黄和东山供水两大工程正全速推进,预计近一两年也将投入运营。届时,“五水济汾”年最大供水能力可达12.3亿立方米,将为流域水资源配置和清水复流生态修复提供可靠的水量保障。
在汾河上游头马营段,每秒19立方米的黄河水涌入汾河。在省水利厅看来,这标志着汾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曾经支离破碎的母亲河已实现干流全线不断流,沿河人民生产生活用水有了保障,而且加大了对地下水的补给,汾河流域地下水位逐年回升,汇入汾河的水量逐年增多,大大缓解了流域内生态建设的水需求压力。
为保一河清流,山西铁腕治理汾河污染:汾河源头及上游干流河岸两侧各3公里范围、中下游干流河岸两侧各2公里范围,禁止新建炼焦、冶炼、洗煤、选矿、造纸、化工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已建成的必须限期改造或搬迁;沿河城镇乡村,工业处理、生态净化并举,禁止污水入汾。
山西煤长水短,要下力气彻底解决缺水这个制约发展的重大问题。新一轮大规模的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正在启动。(人民日报记者刘亮明 刘鑫焱 周亚军)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