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在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13-11-13 08:49:24 来源: 作者: 浏览1739次 文字大小:

 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10时,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  

在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10月24日)
国务院副总理 汪洋

  2013年10月24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在国务院小礼堂举行。图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作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 陈竞超 摄

同志们:

   这次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总结交流各地农田水利建设经验和做法,分析研究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刚才,黑龙江、安徽、四川省政府负责同志介绍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成效、经验和下一步工作打算,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同志对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了安排,讲得都很好。三省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三部委的意见各地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进一步增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多发重发的各种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持续向好的态势。全年粮食丰收已基本定局,粮食生产将实现“十连增”,农民收入增长也有希望实现“十连快”。农业农村形势好,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赢得了主动。

   农业农村发展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是中央强农惠农政策作用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不懈努力的结果,也与我们加强水利建设、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密不可分。今年我国东北嫩江、松花江、黑龙江、辽河流域都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干旱,沿海有9个台风登陆,给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面对严重灾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对部署早、政策力度大,调度科学、措施到位,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扎实有效。汛期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江河湖库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受威胁群众及时转移并得到妥善安置,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去冬今春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1233亿元,较上年增长16.9%,创历史新高。各地也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发动农民筹资投劳,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资金投放、用工投放、机械投放以及工程土石方量,都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不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农田水利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第一,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尽管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从长远看,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工业用途拓展,粮食供求总体偏紧的趋势难以改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状况,决定了发展粮食生产高度依赖灌溉条件的改善。然而,目前我国还有近一半的耕地缺少灌排条件,现有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靠天吃饭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制约粮食生产的最大“硬伤”。只有紧紧抓住农田水利这个关键环节,坚持不懈地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才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明显,给我国也造成了极大影响。一方面,气候变化带来气温升高、雨带波动等问题,传统的旱涝格局发生变化,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在功能定位、建设标准、配套装备等方面不适应的问题日益显现。另一方面,气候变化造成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局部地区强暴雨、极端高温干旱以及超强台风等事件突发多发,气象灾害的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进一步加剧。顺应这些变化,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才能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掌握主动,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

   第三,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水资源紧缺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现在我国农业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60%以上,但用水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下问题十分突出。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1,而世界先进水平已经达到0.7—0.8。与此同时,一些地方长期超采地下水,不少地区河流污染、湖泊萎缩,不仅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只有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才能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一些地区水源工程严重缺乏,供水能力明显不足,干旱缺水经常发生,农村还有上亿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防洪设施尚不健全,防洪安全体系尚不完善,特别是中小河流、病险水库还存在不少隐患。只有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才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改善民生。

   二、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体制机制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田水利建设组织难、投入难、管理难等问题,切实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要创新组织发动机制。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关键要有效调动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众两方面的积极性。要通过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健全部门分工协作制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以及“以奖代补”等方式,让基层政府不抓农田水利有压力,抓好农田水利有奖励、有动力。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建什么、怎么建,多听农民的意见、想法,让农民群众做主。要更多的运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带动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投工、投劳、投资,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要特别重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用水协会等新型主体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二要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水利投资欠账很多,不论是大的水利项目,还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光靠财政投资难以满足需要,要深入研究资金筹措新机制,努力拓宽资金渠道。各级政府要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投入重点,认真落实好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及统筹、水利建设基金等政策,发挥公共财政在水利建设投入中的主导作用。要研究和探索支农资金统筹使用办法,盘活沉淀资金,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要增加财政贴息,扩大政策性贷款规模,积极探索收益权质押贷款、设备设施融资租赁等,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要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开放水利建设领域和范围,推进经营性水利项目进行市场融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各方参与兴修水利。

   三要创新项目管理机制。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灾后重建、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村镇规划建设等有机结合,促进政府、农民、社会等各方资源的有机结合,创新项目建设监督管理模式。针对一些地方“等靠要”思想抬头等问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立项,要引入竞争机制,对政府重视、部门配合、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要优先支持。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渠道多,要加强县级统筹,促进各方面资金整合使用。要科学规划,加强农田水利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确保“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完善涉水法规、技术标准以及项目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监督检查、总结评估和绩效考核等工作。

   四要创新运行管护机制。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广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竞争参与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管护。明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通过水费收取,弥补运营管护经费不足,促进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研究探索将财政投资形成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资产转为集体股权,或者量化为受益农户的股份,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参与水利设施管护的积极性。鼓励和扶持农民用水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

   三、统筹安排,全面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当前,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同时,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明年农业农村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要认真做好秋粮收购。今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十连增”已成定局,加上今年国际粮价持续回落,国内市场面临较大压力。必须千方百计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认真落实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积极组织和指导企业入市收购,保障资金供应,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多元市场主体作用,多措并举扩大收储能力,努力满足农民售粮需要,坚决防止发生“卖粮难”、“打白条”等现象。要认真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主销区也要主动到产区收购,保持必要的库存。要强化市场监测预警,搞好市场信息服务,积极推进产销衔接,科学把握储备调控和进出口调剂的时机、节奏和力度,确保农产品市场稳定。

   二要扎实推进冬春农业生产。近期,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秋冬种的政策措施,包括明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6分钱,提前预拨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高产创建补助资金等等。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狠抓政策执行落实,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要稳定播种面积,开发冬季农业,搞好农机服务,加强技术指导,保障农资供应,帮助农民加强田间管理,为明年夏季粮油丰收打好基础。要引导农民扩大冬春季畜禽集中补栏,抓好南菜北运基地的蔬菜产销,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稳定均衡供应。  

   三要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秋冬季节是动物疫病高发期和防控工作关键期。特别是元旦、春节前后,畜禽产品消费量大,出栏补栏多,跨区调运频繁,疫情极易扩散蔓延。要以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抓好冬前集中强制免疫,强化产地、屠宰、运输检疫监督,加大边境防控力度,严格疫苗质量监管,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要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坚决把新发疫情控制在疫点上,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四要严密防范森林草原火灾。冬春季节是森林草原高火险期,10月份以来已先后发生多起森林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各地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严格落实责任制,切实抓好宣传教育、火源管控、隐患排查、预警预报和值班值守,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配齐装备物资,提高应急能力,确保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不出大的问题,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

   五要认真研究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处在新的起点,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利益纠葛盘根错节,挑战困难显著增加。如何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与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的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致富的矛盾,小规模分散家庭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矛盾,保障农产品当期供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人口流动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矛盾,需要我们做深入的研究和积极的探索。我们要增强改革勇气,坚持市场取向,强化创新意识,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在农业连续十年增产后出现松懈麻痹思想,防止滋生忽视农业农村的倾向,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作风,扎实开展工作,全面提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平,为夺取明年粮食丰收、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