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开问政不能“华而不实”

更新时间:2018-06-21 21:53:23 来源: 作者: 浏览1160次 文字大小:

政府公开问政不能“华而不实”

近年来,广场问政、网络问政、电视问政等问政方式以及不断加大的问政力度,将干部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到位、工作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摆在桌面上、晒在太阳下,推动了诸多“疑难杂症”的有效解决。但问政并不仅仅是曝光问题,更在于推动问题解决,问政之后还要有下文。(6月19日《人民日报》)

公开问政不仅给予了公民及时了解政务信息、与政府双向互动、沟通以及参政议政的机会,也为政府提供了一个具有强大辐射性的体察民意的新方式。但正是因为公开问政的范围较为宽广,所以政府在管理以及回应方面不断地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新挑战。

随着公开问政的方式多样,不断推进,有的地方出现了“脱口秀”式问政,这样的问政没有起到真正问政的效果,成为一种变相的秀政绩。群众作为公开问政的考官,想看的绝非官员们在认错表态,想听的也绝非华而不实的辞藻,群众关心的在于官员们能否把认错表态落到实处。

避免公开问政沦为“秀”,需要将落实过程置于有效的监督问责之下,特别是真正解决现实中影响群众切身利益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如此,刚性落实公开问政的整改承诺才能成为工作常态。

公开问政,考验的是官员新媒体素养,如果一味地回避,不仅容易导致官员自身陷入舆情漩涡,而且让公开问政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沦为空转。官员面对短板不仅要问政更要扎实抓好整改落实,用实际行动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回答,问政的“疗效”才能看得见。(刘荣)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