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念错字道歉善莫大焉
北京大学校长念错字事件大概要翻篇了。北大校长居然在北大120周年校庆的重要场合念错字,确实挺丢人的,网友们纷纷表示失望。但事后林校长为念错字道歉,舆论大为扭转,相当部分网友和评论员为之点赞,认为认错态度很好,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环球时报一篇题为“北大校长念错字,道歉应该多深刻”的评论员文章,就认为“他坦率认个错,事情应该就会过去了”。
我以为,北大校长念错字,不能只当笑话看,更不能因为校长道个歉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此事有几个问题需要深究。 其一,北大校长念错字究竟算“大事”还是“小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可以看成小事,因为“谁没有念错字的时候”?是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谁都有不懂或不会念的字。可是,林校长念错的“鸿鹄”(念成“鸿浩”)、“莘莘”(念成“菁菁”)等字,并不是什么深奥、孤僻的字,而是平常到连初中生都应该掌握的。但堂堂北大校长还闹出这样的笑话,实在不应该,也与北京大学这所百年名校的深厚文化底蕴有些“违和”。
况且,在北大120周年校庆的重要场合发言,林校长应该认真备课才对。无论这篇稿子是不是自己写的,起码要校对一遍,发现不懂或不大会念的字就查字典,这可是做老师的基本要求呀。因此,作为堂堂北大校长,林建华在重要公开场合念错多个常用字,真不是小事,不宜等闲视之。
其二,北大校长的道歉究竟有几分诚意?相当部分网友认为林校长的道歉很真诚,应该给予理解和赞赏,有人还以北大“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为之辩护。是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问题在于林校长是否真的知错认错。在林校长道歉信中,虽然坦诚自己“文字功底的确不好”,但把主要原因归咎于“时代”,强调他上中小学时,赶上文革,教育几乎停滞,所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统。按这种说法,绝大多数从文革过来的人包括高校老师、领导等,应该像他一样“文化功底不好”到连一些常用字都不懂,才是正常和理所当然的。谁要是念对了“鸿鹄之志”“莘莘学子”,需“刮目相看”才行。
其三,北大校长道个歉究竟有多“宝贵”?从广大网友由批评林校长迅速转变为替他辩护点赞的神逆转来看,人们可能普遍认为北大校长道歉是一件非同寻常、难能可贵的事,只要道歉,他的错就无伤大雅,不值一提。我以为,这是“大人物崇拜”心结的表现,似乎大人物只有犯错的自由,没有认错的义务,一旦认错,就属于“超出必要范围”,可以视作一种额外的“恩赐”,更显人格崇高伟岸。事实上,林校长的道歉信是在北大BBS写给北大在读学生看的,属于“内部讲话”,若不是有人转载,外人不得而知。所以,如果人们认为林校长是面对全社会公开道歉,就属于“领错情”。如果进而对他的道歉表示谅解,则属于“表错情”了。总之,林校长的道歉没有多少诚意,不必为之“击掌叫好”。如果我们来修改下北大校长的道歉信,这样是不是要更好一点呢?!
亲爱的同学们:
很抱歉,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说实话,我还真的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我想,我的这个错误会使很多同学和朋友失望,觉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应该文字功底这样差。说实话,我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这次出错是把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
我并不想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也不奢望得到你们的谅解。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
但是,今后我一定会努力的,虽然我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我明白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但我决不放弃努力!
再次致以歉意!
热爱你们的校长,林建华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