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制度保障 “好人有好报”才能真正落地
只有制度保障“好人有好报”才能真正落地
据《扬州市“城市榜样礼遇卡”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面向“全国道德模范”、“江苏省道德模范”、“最美扬州人”、“中国好人”、城市荣誉体系表彰对象等城市榜样模范人物发放。礼遇内容包括:实施免费挂号(专家号诊疗)、免费游园、免费乘公交车等“三免”优待;鼓励“诚信商户”等商家参与礼遇活动,为持卡人提供商品打折及其他商业服务,并逐步吸引社会各界参与,为持卡人提供更多公共服务礼遇内容(4月13日中国文明网)。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为扬州市建立“好人有好报” 长效机制、引领好人有好报的社会风尚由衷感到高兴!
志愿者做好事不图回报,是志愿者的品格。让志愿者“好人有好报”,则是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据了解,志愿者大部分是生活在城乡基层的普通百姓,他们中有的生活艰难。为此,各级文明委和工青妇等有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志愿者关爱帮扶机制,在发动全社会向志愿者学习的同时,积极倡导和树立“好人有好报”的社会风尚,让志愿者感受到他们有困难也会有人帮,让他们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如对在生产、生活方面有困难的志愿者,通过扶贫解困、扶贫助学、扶贫助业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节日期间,对优秀志愿者开展走访慰问;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健全志愿评级和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机制;为志愿者建立志愿服务意外保险,等等。
奖善与惩恶,是道德建设的两张王牌。不奖善无以立标杆,不惩恶无以明底线。有人认为,奖善会使道德庸俗化、货币化。殊不知,道德需要引导,善念需要培育。一味把道德建设理想化、教条化,觉得凡是好人就不能谈好处,凡涉道德就不能讲利益,只会让道德的空气越来越稀薄。让好人不吃亏,不是说鼓励人们拿做好事去换好处,而是让“好人得好报”真正变成现实,以倡导更多的人学好人、做好事。旗帜鲜明地让好人不吃亏,好人将会越来越多,那么,佛山小悦悦事件就不会发生,“老人跌倒无人扶”现象就不会重演,而所谓的“道德冷漠”、“道德寒流”将成为历史名词。有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我们人人都来做义工,个个都来当好人,那么“爱国家、爱社会、爱他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好的社会生态就会水到渠成!(王红峰)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