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为官不为”需强化干部担当精神

更新时间:2018-12-20 16:40:31 来源: 作者: 浏览1031次 文字大小:

治理“为官不为”需强化干部担当精神

不认真履职导致扶贫资金被骗取、写文件时照搬照抄网络资料、接受采访时安排贫困户摆拍、审核不严造成不良影响……近日,吉林省通报了吉林磐石市明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于清波、党办负责人李毅等多起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典型问题,形成有力震慑。(12月17日《城市快报》)

时下,中央坚持从严治吏、正风肃纪,擎惩处之剑、亮问责之牌、严从政之纪,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但是,也有少数党员干部为此发出了“为官不易”的感叹,有的甚至滋生了“为官不为”的错误思想和怪现象。有的面对“糖衣炮弹攻击”少了,干事的劲头小了;有的感觉“紧箍咒”紧了多了,担当的精神少了;有的为了不出事,干脆不干事,等等。

古人讲,如果为官不干事,“不如在公堂摆上一只木偶”。古今一理,今益为然。新时代要求干部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从本质上看,少数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其实就是失职渎职,贻误改革发展机遇,侵蚀群众利益。就此来说,吉林省整治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体现了吏治决心。

习近平同志任职浙江省委书记时,撰写过一篇文章《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提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增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对领导干部来说,这是职业的追求,也是做人的境界。

宋神宗时的宰相王圭,“以其上殿进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曰已得圣旨也”,被时人称为“三旨相公”讽其失职。封建官吏尚难免因庸被讥,处身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区间,今天的干部更要时时自警。“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提醒,应当成为每一个党员干部激励自我的座右铭。(钟二狗)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调查研究向群众实践学习促发展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群众路线和党性原则,不断向基层向群众向实践学习,着力..
    主动卸下改革创新“思想包袱”
    年轻干部要多在“事上磨”
    激励干部重点要“实招”
    拒腐防变要提防“第一次”
    让“下沉”成为干部工作习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