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干部要有“位”有“为”

更新时间:2018-03-22 21:46:08 来源: 作者: 浏览1323次 文字大小:

挂职干部要有“位”有“为”

近日,上海党外人士创业创新金山实践锻炼基地第二批挂职工作总结会暨第三批挂职工作启动会召开。“党外干部往往在某一领域是专家,但需要补综合管理能力的短板。”市委统战部表示,党外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实现了由“坐而论道”到“躬行知事”的转变,政治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参政议政能力明显提升。3月22日《澎湃新闻》)

挂职锻炼一直以来是我党培养干部的一项有效举措。将优秀干部下派至基层单位挂职锻炼,是帮助干部迅速成长提供的特殊通道。挂职的目的是发挥挂职人员的技能所长,帮助被挂职单位更好更快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基层锻炼补足挂职人员自身短板,丰满羽翼,培养“一”字型人才向“十”字型人才发展,促进干部自身的全面长足进步,更加胜任各项工作。

挂职锻炼不管是对干部提升还是对单位发展都有着正面积极的意义,但在现实中,“作秀”“做客”式挂职锻炼似乎成为了常态,致使干部挂职出现病态特征,笔者认为,导致这种非正常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挂职干部心态未摆正。被安排挂职锻炼的干部都是党重点培养的干部,然而一些干部到挂职单位却长期处于赋闲状态,到挂职单位报到后虽有职务,却无实质性的工作开展,抱着一种“挂职就是升迁跳板”的心态,只想镀上挂职的金,却不想真正增强实战经验和能力,把挂职当做休息的福利,挂职期间毫无成效,极大浪费行政资源。

派出单位和挂职单位履行管理职责不到位。挂职锻炼成效不显著与派出单位和挂职单位有很大关系,挂职干部经常处于派出单位和挂职单位“两不管”状态,挂职单位认为挂职干部不属于本单位人员,于是不想管、不好管,而派出单位鞭长莫及,不便管理,当挂职干部长期处于无约束的真空地带时,容易消极怠工,严重削弱挂职锻炼的成效。

挂职干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就是指挥棒,没有好的制度保障,任何一项政策都会失去强有力的执行力,制度不完善行动就会走样。要扭转挂职锻炼挂职不为、长期赋闲的局面,就要从制度起底,不断完善干部挂职的各项制度,明确绩效考核细则,派出单位应与挂职干部签订责任书,制订责任明细、量化的考核目标,以强考核、严问责倒逼挂职干部有位有为。

挂职锻炼是难得的成长经历,应成为干部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受益终生。新形势下的挂职干部应该珍惜挂职时光,在“挂职”中历练成长,真正实现有“位”有“为”。(孙怡)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37191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调查研究向群众实践学习促发展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群众路线和党性原则,不断向基层向群众向实践学习,着力..
    主动卸下改革创新“思想包袱”
    年轻干部要多在“事上磨”
    激励干部重点要“实招”
    拒腐防变要提防“第一次”
    让“下沉”成为干部工作习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