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需要“群众”参与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部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结合各行各业实际,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同时指出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为基层减负,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众所周知,为民办实事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群众直观感受,提前打好作风“预防针”,防患于未然,才能保证最大实效。要充分借助群众之力,发挥群众的优势,才能“双管齐下”,切实杜绝“为群众办实事”的不正之风。
让群众“出题”,严防自导自演“独角戏”。为群众办实事,必须紧紧围绕“群众”这个核心,如果脱离了群众,再完美的办事台账,也可能是“一厢情愿”,并不符合群众的“口味”,只是“看起来挺好”。群众之事有大小,既要关注长远、未雨绸缪,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创造条件办好民生大事,造福于全体人民;也要立足当下、全力以赴,响应群众呼声,消除群众烦忧,提升单个群众的获得感。传承好我们党事实求是、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亲自下基层践行“群众路线”,到田间地头,进农家小院,拜群众为师,让他们出题,系统收集发展想法、意见建议、烦忧顾虑,及时建立为民办事的“任务清单”,确保办事方向契合群众意愿,办事内容得到群众认可,办事效果直抵群众内心。
让群众“阅卷”,杜绝蒙混过关“懒惰风”。为群众办实事,要自始至终围绕“群众满意”来推进,前期花了时间,耗了精力,投了资源,成效是否成正比,群众有亲身体验,也最有发言权,应该让他们来评价打分。否则,一旦缺少了群众最后“把关”,不能形成倒逼压力,必定降低重视程度,助长“工作不够,痕迹来凑”心理,行动少、落实差,造成不作为、假作为抬头。要有序引入群众参与,让服务对象来评议,真正体现“优良中差”,将结果运用到评先评优、年终考核、提拔晋升等重大事项中,让实干者得到表彰激励,庸懒者受到批评教育,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坚决刹住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消除毫无意义的“纸面文章”。
让群众“监考”,纠正蜻蜓点水“虚浮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在于“实”,有多少实诚,想多少实招,用多少实劲,直接决定了效果如何。要力戒“浮”的心态,真正俯下身子,沉下心,在办事过程中,多谋划、多思考、多改进,把每个动作都落到实处,让每个环节都紧紧相扣,确保每个阶段都达预期,同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多问问“满意不”,杜绝在办公室、纸面上“空转”。要力戒“虚”的思想,真正把事情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多亲自示范干,多想尽办法干,多协调部门干,杜绝开会“甩锅”、文件推责、压力转嫁等行为,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氛围,持续增进群众的幸福指数。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