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七种能力” 当好“七种角色”
提升“七种能力” 当好“七种角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不断提升“七种能力”,当好“七种角色”,在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奋勇作为、建功立业。
提升政治能力,当好信念坚定的“急先锋”。罗曼·罗兰说,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面对新时代的使命召唤,年轻干部尤其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坚定的信念奉为人生圭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不畏浮云遮望眼”,敢于同不正之风、不良现象作斗争,方能承载起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
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当好解决问题的“调研员”。毛主席说过,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现在全党上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许多年轻干部也知道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但调研之后不能没有下文,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一时不好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做好沟通解释工作,这样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调查研究的真正意义。
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当好大局为重的“善弈者”。决策行为往往触及各方面敏感的利益神经,稍不审慎,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引发社会矛盾,使决策者陷入困境。年轻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充分考虑遇到问题的复杂性、关联性,努力用全局的、发展的视野审视问题,尽可能趋利避害,使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确保取得最佳效果。
提升改革攻坚能力,当好敢闯敢试的“改革派”。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创新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锐意进取精神的思想结晶和实践升华。广大年轻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培厚改革创新的素质底蕴,在与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制度藩篱的攻坚中实现“知”向“能”的跨越,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努力成为新时代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的生动实践者、探索者和先行者。
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当好未雨绸缪的“预警队”。应急事件一般具有潜在的规律性,都有一个酝酿、发生、发展的过程,绝不是“空隙来风”。年轻干部由于缺乏应急处置工作经验,要积极参加各类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培训,以便更好地应对处置紧急、突发的重大事件。同时,要通过实践不断增强处置应急工作的预见性、洞察力和决断能力、行动能力,切实做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置在当地、消灭于萌芽。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当好为民服务的“勤务兵”。年轻干部应当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大德,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要善于从百姓的意见、建议中掐准群众问题的“七寸”,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让群众得真实惠、真满意、真幸福。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尽“匹夫”之责,行“无我”大义,“接地气”地将自己的呼吸契合于公众的脉搏,让我们的工作赢得口碑,让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加强。
提升抓落实能力,当好脚踏实地的“实干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年轻干部要树牢干字当头的意识,养成无私无畏的党性原则和敢于碰硬的处事魄力,破除坐而论道的思想桎梏,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去狠抓落实、苦干实干,真正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实际的行动、具体的项目、惠民的实事,做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于少奇)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