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调研重点要走好“后半程”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贯穿工作谋划、决策和执行全过程,贯穿发现和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过程。加强调研统筹,改进调研作风,防止扎堆调研、作秀调研,不增加基层负担。
基层调研,早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作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如果党员干部不走进基层,不下到农村,又怎么能了解实情,听到真话,服务到群众心坎上?尤其是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只有经常下基层调研,才能把问题摸准,更有效地开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农村改革等系列工作。
但不可否认,有的干部下基层调研,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法。比如,有的干部下基层,如同“赶集”似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看到的实情、听到的真话,很快就忘了,完全成了“到此一游”,对基层群众和干部本身来讲,没有多少收获。还有的甘当“收音机”,对群众的意见建议不上心,对群众的诉求和问题不解决,只是“打卡”留痕了事。为此,应多在基层调研的“后半程”下功夫。
要加强分析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只了解情况不分析,那么个人的理解,只会停留在表面上,难以触及根本。基层很多看似普通的问题,往往有其深层次原因,只有以问题为中心,横向到边、纵向到点,联系群众的生活生产进行分析,才能找到群众诉求的解决良方。每名调研干部都要对调研的实情认真“咀嚼”,反复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增进对群众的了解,把问题的源头找准。
要全力解决问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民排忧解难,是党员干部的份内之责,如果只走走看看,不解决问题,这样的调研充其量算是“走秀”,只有发现一个问题,全力解决一个,才能让调研不虚此行。对能马上办的事情,干部要立即行动,不让问题过夜,对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事情,要做出办结承诺,并及时采取行动,协调有关部门,甚至工作合力,切实让调研发现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回音。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