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脱贫督战“双重效应”

更新时间:2020-07-05 21:18:43 来源: 作者:云霞 浏览975次 文字大小:

脱贫攻坚督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近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阶段越要保持定力。要切实制止、及时纠正急于清零、冲刺抢跑苗头和松劲懈怠、消极厌战现象。要严肃认真开展督查,查漏补缺、立行立改,推动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眼看着,全面建成小康的时限将至,52个尚未摘帽的贫困县,直接决定了脱贫攻坚成败和全面小康成色。一鼓作气、接续奋斗,啃下最后的贫困“硬骨头”,是全国人民的期盼所至,需要舍我其谁的动力,也需要负重前行的压力,方能攻关破阵,事半功倍。一方面,这些贫困县区要知耻而后勇,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用好现有的帮扶资源,义无反顾地向贫困“堡垒”发起冲锋;另一方面,要适时进行督战,带去“虽难必胜”的信心,同时也全力支持帮助,形成合力攻坚之势,确保全面小康路上“没有民族落下”“没有群众掉队”。

督出“责不容怠”的压力感,同时带去必胜信心。群众是否能如期脱贫,党委政府、党员干部拥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推卸。要把帮扶责任落实情况作为重点来督,通过查看帮扶台账、走访贫困群众、了解收入变化,全面掌握党委政府的资金注入、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务工培训等情况,梳理扶贫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替民排忧解难、打通发展瓶颈等实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杜绝蒙混过关的思想。同时也要宣讲好党中央政策,多进行正向激励,用先进典型来“启发”后进地区,把利害因素讲清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有多大、担子有多重,破除懈怠心态,积极行动起来,坚定努力之后必定会有收获。

督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同时带去发展思路。满打满算,距离脱贫“交卷”仅剩半年,时间可以用天的计算,已经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地步,不容任何浪费和耽搁。可是,这些深度贫困地区的天生短板多,脱贫难度大,“两不愁、三保障”还有弱项和短板,群众发展信心不足,收入增长缓慢。这就需要在督查过程中,结合脱贫各项指标要求,逐项梳理不达标、不过硬、不到位的地方,倒逼基层干部抢抓时间机遇,不大获全胜绝不收兵。同时,主动俯下身子,协助思考脱贫大计,分析脱贫出路,做出科学评估,提供急需的帮扶资源,为扶贫干部带去助力,增强攻坚克难的底气和信心。

督出“不讲情面”的较真劲,同时理解基层难处。督战干部检查得细不细、指导得深不深、找的问题准不准,直接影响到扶贫干部的“战斗”心态。只有做到客观零容忍、对事不对人,敢于较真深究原因、挖出“病根”,才能找出扶贫领域的短板和弱项,作出正确的指导和建议。但同时也要注意言语态度,注重以理服人,把道理和问题讲明白,让基层干部口服心服,不能人为“设卡”,故意拔高要求,给基层干部带来困惑,甚至产生反感厌倦情绪。只有换位到扶贫干部角度,真心替他们排忧解难、助他们干得更好,才能尽到督促提升的根本目的。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调查研究向群众实践学习促发展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群众路线和党性原则,不断向基层向群众向实践学习,着力..
    主动卸下改革创新“思想包袱”
    年轻干部要多在“事上磨”
    激励干部重点要“实招”
    拒腐防变要提防“第一次”
    让“下沉”成为干部工作习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