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归江十坝
清朝后期控制由洪泽湖泄出的淮河洪水,经运河入江水道的十座坝,统称归江十坝。
“归江十坝”所在地的淮河入江水道起源于黄河夺淮。
在黄河夺淮的600多年中,为了保护里运河漕运及里下河城乡良田,历代老百姓修筑、加高里运河堤,尽量挡住淮河洪水不向东决入里下河,迫使淮河洪水尽量向南入江。
为了漕运、水运及沿途城乡用水,每年汛后必须在众多入江河道上及时筑坝,拦蓄淮河尾水于邵伯湖,使其细水长流,并在来年淮河洪水到来时及时拆坝排洪,这是“归江十坝”形成的原因。
明万历初即有淮决高家堰破高宝运堤,由运河、芒稻河入江的记录。分淮经运河归江作为治水规划是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杨一魁为总河时开始的,当时是由高家堰三闸引水入邵伯湖,开金湾河泄洪处有金湾三闸控制。清康熙时,总河靳辅于金湾闸以南建三合土减水坝一座。当时,沿运河往下左堤还有凤凰三桥,桥下有滚水坝,坝下引河达廖家沟入江,再下左岸还有壁虎桥下滚水坝和湾头闸,向通扬运河(也称古盐河)泄水,支分廖家沟和芒稻河入江。此时的归江水量与归海并重。乾隆时,在金湾坝和凤凰桥坝之间建东西湾三合土滚水坝各一座,坝下挑引河,即后来的太平河,泄水经石羊沟至廖家沟入江。拆去金湾南中二闸,添建金湾新坝,挑金湾坝引河,直出董家沟入芒稻河入江。另外,还在仙女庙北通扬运河上建褚山滚水坝一座,并挖越河一条以通船。这时,归江坝宣泄洪水量已较归海坝为大。道光年间,又在运河的凤凰坝下游建新河坝和挑瓦窝铺新河,泄水至廖家沟入江。又在金湾闸河越河口下游建拦江坝。至此,归江十坝已全部建成,但已将三合土坝改为草土坝,平时挡水保运,洪水到来时垮坝加大泄洪量。
归纳起来,归江十坝包括:
(1) 拦江坝,在新运盐河(通扬运河新道)越河口下,宣泄新运盐河过量洪水入芒稻河归;
(2) 褚山坝,在越河入老运盐河(通扬运河)口之右,挡各坝宣泄的水量不入通扬运河下游,宣泄拦江坝以下越河水入芒稻河归江;
(3) 金湾坝,在金湾引河头,宣泄运河水入董家沟、芒稻河归江;
(4) 东湾坝;
(5) 西湾坝,在太平河头,二者并列,宣泄运河水至石羊沟入廖家沟归江;
(6) 凤凰坝,在凤凰河头,宣泄运河水入廖家沟归江;
(7) 新河坝,在瓦窝铺新河河头,宣泄运河水入廖家沟归江;
(8) 壁虎坝;
(9) 湾头坝,在古运盐河与淮扬运河相接处,宣泄运河水经古运盐河,入廖家沟,芒稻河归江;
(10) 沙河坝,在扬州城东沙河河头,宣泄运河水入沙河归江。
“归江十坝”能低效低标准地维持漕运、水运和城乡用水,但每年汛期拆坝及汛后打坝,既费时费工费料费财,又不及时,不能常年高效高标准地根本满足解放后日益发展的及时排洪、蓄水、水运和城乡用水的需要。
1950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后,淮河入江水道及里运河开始进行大规模治理,先后改归江坝为归江闸,改小船闸为大船闸。至1977年,归江河道先后建成廖家沟万福闸(1961年)、运盐河闸及邵仙闸洞(1964年)、芒稻河闸及船闸(1965年)、古运河瓜洲闸及套闸抽水站(1970年)、太平河闸(1972年)及金湾河闸(1973年)。同时,随着江水北调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1961年京杭大运河施桥段直入长江改道和大船闸的建成、1972年扬州城古运河北端扬州闸及套闸挡洪工程的建成,扬州城古运河(北自扬州闸,南至瓜洲闸)不再成为淮河入江排洪河道。至1973年,“归江十坝”全部被现代归江各闸所代替,完成了历史使命。归江各坝自明代、清代至新中国的三百多年长期历史作用,将永远载入史册。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