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杂文 > 正文

领导干部“提篮子”必定竹篮打水

更新时间:2019-04-13 13:57:31 来源: 作者:赵荪愚 浏览1188次 文字大小:

插手工程建设等事项,帮助亲属等承揽项目,自己从中拿到几十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的“好处费”……近日,湖南省衡阳市纪委监委通报了多起利用领导干部职权或职务影响“提篮子”谋私利的典型案例。(4月9日中国新闻网)

   手握一分权力,就该心生一分敬畏。可是,原衡阳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颜桥生却利用职务之便,帮助其弟弟获得项目开发权,自己获得了数千万回报。由此可见,领导干部“提篮子”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行为,还从中大量敛财,助长了贪污腐败的嚣张气馅。可最终东窗事发之后印证,一切皆是徒劳,必定如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可以看出,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全面从严治党力度有增无减,查处的腐败干部也绝非少数,形成的震慑力度达到了空前,为何还有领导干部敢“担篮子”?说到底,还是侥幸心理作怪。相比之下,“提篮子”行为十分隐蔽,往往只是通过“打招呼”等形式,干预正常的市场行为,不会留下多少证据,给查处带来了许多难度。许多领导干部自恃手段高明、行为隐蔽,不会被人抓住把柄,才会无视中央禁令,铤而走险捞好处。

事实证明,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不管领导干部以何种方式“担篮子”,但都只是看起来“保险”,真正到了关键时刻,或是利尽人散之时,利用职务之便“提篮子”留下的“蛛丝马迹”,就必然会“水落石出”,违纪了纪必然要付出代价,曾经吃下的“甜头”,必然也会如数“吐”出来。

   身为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掌握着一些资源的分配,必然成为众人拉拢围猎的对象。今天有人请吃,明天有人送礼,都可能成为一种常态。领导干部要对权力、法纪保持敬畏之心,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绝不能碰,远离“温水煮蛙”环境,用党性筑牢廉洁之弦,不断打扫思想上的“杂尘”,使自己能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唯有如此,才能行权不任性,更不会作为谋利的工具,牢牢守住底线,永做清白之人。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