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车补不够油费”助长懒政心态
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遏制“车轮上腐败”的重要举措。半月谈记者近期在贵州、云南等地调研了解到,公车改革在具体落地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适感”,出行不方便、补贴报销难、分配不公平等问题在基层表现突出。(1月13日中青网)
实施公车改革以来,无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单位,车辆都较之前有了明显减少,总的开支确实降下来了,但公车不够使用却成了“新常态”。尤其是县乡一级,需要经常往乡上跑,如果路途遥远,群众居住分散,干部用私车出行,恐怕也开不了几次,每月几百元车补不够油费。老老实实下乡越多,个人就“亏”得越多,着实让人没有下乡的动力。
众所周知,当前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扶贫干部经常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跑,各级帮扶单位也要定期下村,领导下乡调研也是络绎不绝,到处都需要使用公车。对一个地区来讲,目前保留的公车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只能有选择性保障,而绝大多数人只能自己想办法。
而且,公车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分配存在明显的 “冷热不均”。首先要保障领导干部出行,其次要给重要部门、科室留足车辆,一些小单位、小科室可能就难以申请到车,长期靠私车下乡。同时,目前只有公务员按月发放了车补,其他工作人员没有分文,如果申请主动下乡,就得自己掏钱买单,显然难以维持下乡的热情不减。
站在干部的个人角度想,下乡申请公车难,开私车要自己出钱,车补不抵油费,不可能长期拿出一部分工资来填补这个“坑”。毕竟,公务员的工资并不高,基层干部每月收入就三、四千元,除了生活开支,几乎所剩无几。处于最优的考虑,他们更愿意选择少下乡、不下乡,呆在办公室过舒服日子,何必去干这种费力又花钱的事情!
虽说车补不够油费并非普遍现象,主要发生在县乡干部身上,但他们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所作所为关乎基层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群众的获得感,绝不能视而不见。一旦基层干部懒了起来,必然会令工作难以落实,得不到成效。解决之法,就是要打破“一刀切”“大锅饭”,进一步细化车改政策,让偏远的乡镇多用车、多领车补,才能保持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减。首页推荐
【观点】遵规守纪锐意进取安心办事 (2024-07-23)
改革发展成效人民说了算 (2024-07-14)
以铁纪护航强国建设复兴伟业 (2024-05-25)
【水缘文学•散文随笔】幽默小短文.. (2024-05-05)
新时代干部重在严守政治规矩 (2024-04-28)
强党性服务于民整治形式官僚 (2024-04-23)
夜 (2024-04-10)
24小时新闻资讯排行
24小时工程资料排行
文章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