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杂文 > 正文

“突击补材料”应付思想要不得

更新时间:2018-09-09 21:15:58 来源: 作者:宗剑 浏览1640次 文字大小:

笔者注意到,不少单位为了应对督查,确保“不出事儿”,都会对着检查清单,加班加点补材料、夜以继日“造痕迹”。有的干部说:“整整补了三年的学习笔记,过关应该没啥问题了。”更有甚者得意洋洋道:“纸张做了旧,还变换了几种笔体、不同颜色的笔,简直是无懈可击、完美至极!”

上级要检查什么,就对照检查内容一一核对,差什么就及时补什么。为此,一旦有上级前来检查,基层干部又得加班加点,忙上好几天。这种补救,也几乎停留在纸面材料上,即便乐观应付了检查,但工作还是在原地打转,未得到真正的补救。

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被暴露的只是“冰山一角”。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形式主义思想略有抬头。基层工作本来事就多,加上人手少,还有些“打不起仗”,往往就是几个年轻人忙前跑后,弄得疲惫不堪。但尽管如此,还是会有工作未落实、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出现。

上级来要检查了,怎么办?时间有限,实打实地补工作,已经来不及,就只能在迎检材料上想办法。同时,一些上级领导也习惯了看材料、听汇报,轻轻松松就完成检查任务,给基层干部应付提供了可乘之机。加上要检查的内容早已明确,下发到了基层,更便于基层干部“点对点”补充迎检内容。到头来,迎检者忙碌几天,顺利过了关,而检查者也看到了满意的材料,高高兴兴而回,可谓是皆大欢喜。

众所周知,突击补材料就是典型的做无用功。具体工作干得怎么样,基层干部心理都有数,材料补得再完美,也都是务虚的东西,毫无意义可言。而且,这种风气一旦盛行,而且能真正起到作用,就会助长弄虚作假的行为,令一些干部不愿意在一线苦干实拼,只想过舒服日子,到了检查时才来临时“抱佛脚”,令工作久推不动,无人想干。

要彻底改变“突击补材料”行为,关键要自上而下改变考核模式。只有领导干部不看材料、少看材料,认真调研现场,多以实绩作为考核依据,才能真正引导基层干部多干实事,少做虚功,平时老老实实把工作干到位,而不是迎检时才来补救。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