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杂文 > 正文

公车管理要多些“自我监督”

更新时间:2018-07-05 21:35:15 来源: 作者:祥子 浏览1144次 文字大小:

记者从北京政务网获悉,为了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北京市8万余辆公务用车全部统一了车窗标识,市民拨打“12345”举报的违规用车线索将直接转到纪检监察部门。今年年内,公务用车全部安装北斗定位终端,非工作时段用车将自动报警。(7月4日央视网)

全市公车的标识如出一个模子,既有相同的颜色标识,也有统一举报电话“12345”,可算是让公车在监督下运行,产生的倒逼效应,是规范公车正常使用的重要举措。而更吸引眼球的是,北京的公车还安装了北斗定位,非工作时段用车将自动报警。

不可否认,群众的监督是规范公车运行的重要一环,但群众监督也有“先天不足”。比如在工作时段,除非在特定场合,群众很难分辨公车是否在办公事,是否属于私用。而这种情况,往往占据了绝大多数,使群众监督的作用力大打折扣。

事实确实如此,公车管理要仅靠“一招致敌”,基本是不现实的。正因为如此,北京才进一步探索,在公车上安装自动报警装置,对非工作时段用车,几乎做到了“全杜绝”。重要节假日、周末公车旅游也就彻底丧失滋生的“温床”。但尽管如此,公车私用依然还存有不少“漏洞”,需要管理部门改革创新管理思维,再下“深水”,切实实现公车在正轨上运行。

客观来讲,对公车的有效管理,重点还是要放在“自我监督”,通过技术手段升级、工作人员教育等方式,真正让领导干部不把公车当私车,不把私事当公事,在脑袋中有一根公车使用的“边界”,用车之前多掂量一下,绝不打“擦边球”,绝不贪占点蝇头小利,切实维护好自身形象。

违规使用公车行为,归根到底是干部作风问题,营造领导干部不敢用、不愿用的氛围只是“治标”,而真正治本之策,还是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袪除思想作风上的“毒瘤”。为此,不妨在干部的平时教育多下一些功夫,在组织生活会上能真刀真枪指出问题、及时纠正,而不是沉浸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相互包庇错误的氛围中,令个人毛病得不到纠正,许多问题被养大,铸下大错。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