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杂文 > 正文

“公示上墙”是扶贫款到位“最后一公里”务实之举

更新时间:2018-06-03 11:21:35 来源:水缘网 作者:孟春 浏览1315次 文字大小:

近日,河南项城、三门峡、禹州等地的村监委建立标准化村务公开栏,公开村委会财务收支状况、救助资金发放情况、干部廉洁自律表现。透明换来了信任,公开获得了点赞。(人民网 5月31日)

惠农扶贫资金,从国库拨出最后一分不少地“平安抵达”贫困人员手中,才是真的惠农扶贫。然而,要真正将扶贫政策、资金一分不少地落实到贫困人员手中,却并非易事,尤其是落实到“最后一公里”问题上。

有人认为,“村社干部腐败,主要原因是缺少监督和制度约束。”也有人表示,“这类事件的发生,一定与民主自治制度不健全有关。”更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传统集体经济制度存在弊端,村干部权力的“含金量”太大。诚然,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确实是助推村官成为扶贫领域腐败案例“主角”的幕后推手。但是,要有效防止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则需要监督与制度同行,查处与严惩发力。

要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对于事涉扶贫的党员领导干部,不管是谁,官位、权力大小,都必须严肃处理,坚持做到“凡是敢向扶贫资金伸手就决不客气”;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更要扛起责任,比照中央纪委的做法,自主筛选督办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形成中央、地方联动的良好局面,确保“谁也不能动贫困人口的‘奶酪’”。

清除脱贫攻坚战中的强占掠夺、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拦路虎”,就必须坚持严字当头,执纪必严、除恶务尽,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将浓厚“伸手必被捉”的氛围,充分发挥扶贫领域“不敢腐”的震慑效应。(文/孟春)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