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工程”实乃与民心背道而驰
近日听闻基层朋友抱怨,某镇干部一大早发动群众在高速公路旁植树,只因临时接到县领导说要来检查的电话。为给上级留下好印象,作为来基层视察必经之地的高速公路,自然成为重点地段、“经典路线”。这种“面子工程”,让群众身累心更累。(来源于人民日报)
显然,“面子工程”让群众身心都累,还不能得实惠。虽然说,领导干部重视自身政绩无可厚非也是理所当然,但若只重形式不重实质,发动群众搞一些表面的“良好形象”来装饰门面,追求华而不实的虚假政绩,不仅会加大行政内耗,让造假、虚浮的风气盛行,更会疏远党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致使政府公信力下降。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全国各地推动反“四风”工作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面子工程”为何屡禁不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歪曲在作祟。个别基层领导干部唯上不唯下,一些上级单位在调查走访时也习惯于到“样板”“点位”走走看看,缺乏扑下身子、深入一线走访调研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面子工程”既让党员干部丢了初心、又寒了民心,必须及时予以纠正。领导干部要搞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不被基层“牵着鼻子走”,不搞走马观花式的视察。多深入农村村组、院坝集市、车间一线去看最终效果,准确把握基层最真实的情况,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民意,确保各项政策的在落实过程中更加科学,更加符合群众期盼。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没有真心实意为民办事,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作为党员干部要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经常和群众“坐一个板凳上”,俯下身子去“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不搞那些虚头巴脑、惟上不惟实的“形象工程”,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总之,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政之道,崇实戒虚。为政者当彻底摒弃华而不实、表里不一的形式主义歪风。“面子工程”实为给群众添堵,必须坚决铲除其滋生的土壤,不给“面子工程”留面子。新时代新征程,惟务实者进,惟务实者强,惟务实者胜。党员干部理应立足岗位在“做实”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这,才是民之所盼。(文/孟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