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写过一篇小品,说的是小李正在环城路的林荫道上边看手机边走动,女同事小牧路过不明白地问:“呔,你下班不回家,在这里转悠啥?老婆孩子都有了,莫不是你也在搞‘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小李呐呐地说:“哪敢呢,我们家有相约,谁先下班到家谁先做饭!”女同事先是一愣,继而明白了,忍不住笑道:“你们家这对真逗,刚才我路过金福花园时,碰到你家小刘,跟我说的是同样的话!”“什么?她下班了也不回家?”小李吃了一惊,顿时加快了回家的脚步。此小品本意是讥讽那些不愿干家务事的人们。其实,对于男人来说,做个“家庭妇男”也潇洒。也许是在谈恋爱时表的态吧(到底表态还是未表态,已记不清了),几十年来,这“家庭妇男”的桂冠便落在了我的头上。一年到头的买菜做饭,天天奏响着锅碗瓢勺交响曲,说单调是单调,说生活富有乐趣也可以,反正正如夫人(又称“家里领导”、“家里书记”)说的:“大事做不来,就做点小事吧,否则,就要犯自由主义……”的确,本人虽学习写作不少年了,在报刊上也发了不少篇,可至今连一篇成名之作都没有。古人说:“三十而为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可我,连“知天命”之年都过去了,还能干什么呢?于是,学买菜,学炒菜,研究菜市场,研究烹调,老实讲,这菜市场的学问还真大呢!您要是楞头青,就只有尽吃“闷头亏!”不做“家庭妇男”,你怎么知道小贩玩秤的名堂?在肉里夹颈项肉,在双层鱼袋里夹水,在苹果纸箱里夹泥沙等等,小贩的伎俩,够多的了!可我也“吃一堑长一智”,学会了逐一对付。每每买菜,都可识破对方的伎俩,砍下对方的价格来;有时小贩不干,我推车就走,马上对方就愿意“成交”,这个以虚击实的手腕,夫人常慨叹不如,因此,笔者常为其暗暗得意,也感到丝丝幸福。由于经常光顾菜市场,还可以瞥见政治、经济的风云变幻呢!菜农小贩们的议论,菜、肉、蛋价格的稳定或大起大落的变化,都与国家的政策和经济的“牛市”密切相关呢!菜贩们的甘苦,市场管理人员的“管”法妥否,“‘蛋’贱而伤农”,有的农民不种菜不养猪而跟城里人一样买,等等,以“一斑窥全豹”,市场的“风云”往往成了我笔下的“热门话题”。这几年,笔者屡屡在各报刊以及电子微刊上发表的“豆腐块”,就是“家庭妇男”的收获。有业余作者问:“您又要上班,又要充当‘家庭妇男’,还写出了大量的稿件,哪来的时间?”我便笑着说:“煮绿豆稀饭,可将绿豆下进锅里慢慢煮着;炖红烧肉时,先加工后,然后放上水慢慢熬着,不就有大量的时间可利用吗?”嗨,男人得意之作有时还在厨房呢!走进厨房,把蓝布遮裙腰里一扎,就急三火四地动了手。切菜、淘米、刷锅碗瓢盆,叮叮当当,一会儿就忙得热汗涔涔。“乒乓”两声,把燃气灶的两个灶头一起拧开,旋即熊熊火苗又蹦又跳。厨房里的各种声音,奏出鼓舞人心的乐章。瞧,下厨不是很有意思的嘛,不费多大力气,不动很多心思,还能聆听美妙的音乐,这比写文章容易多了,更比生意场和官场上的人际关系好处多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用不着算计人或提防被人算计,也用不着看谁的脸色行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炒菜做饭随心所欲,还可“先尝为快”,世界上有这样“潇洒”的事吗?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几个月的“厨事”下来,我还慢慢掌握了火候的运用,学会了炒菜和做饭蒸红薯、马铃薯等。我对着台历上的菜谱,进行配料和调味,做出的菜肴,色、香、味俱全,儿子他妈尝了后,常夸奖道:“不错,有味道,可以开特色饭店了!”儿子在家时也不再懒得动筷,每当我把菜肴端上桌,他都抢着吃,还老练地赞道:“嚯,不错,技术好像超过了老妈!”这时我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滋味?幸福感?成功感?前不久,我看到了一篇关于男人下厨房大有益处的文章,干劲可就更大了。文章说,男人下厨房,做饭菜,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可以刺激五官,培养创造力,还可增强体力、加强神经反射功能,保持左右大脑的平衡,并能防治一些急慢性疾病,尤其是老年痴呆等。文章虽然说了不少好处,但我还要补充一条,男人经常下厨还可以增强幸福感、成功感以及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社会的稳定!厨房无战事,正是“逍遥”时!现在的人们活得太累了,精神压力也太大,尤其是男人,有时面临着家庭与社会的“内外交困”。进了厨房,瞧着自己亲自做的饭菜,品尝自己的“战利品”,对身心也是个极大的放松呢!附带说一句,女人经常下厨房也好处多多,除了以上的好处,还有美容养颜抗衰老的作用,并有助于预防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等等……
(原载广西《健康生活》杂志1999年11期,有修改)2001年3月28日晚10时左右,广州市番禺区银龙工业区某集团公司部门经理刘某夫妇突然发现自己年仅3岁的孩子烦躁不安,面色潮红且阴茎轻度勃起,同时发现房内3粒“伟哥”不知去向,才知被孩子误服了,于是,急将孩子送到医院诊治。面对着医生,孩子的父母羞愧万分。“光羞愧没有用,还是接受这个教训吧!”参加抢救的医生严肃地告诫道。是啊,孩子的父母为了自己贪欢,粗心大意,将夫妻之欢的药物不收藏好,让孩子偷吃了,亏得这种药物对小孩没有永久刺激效果,否则,还不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2000年11月28日晚9时许,安徽省合肥市合瓦路上的1岁男孩静静被父母放在床上独自玩耍。这时,不懂事的小静静看到放在床头柜上的一瓶脚气水,以为是什么好喝的东西,便打开瓶盖,“咕嘟”一声喝下一大口。可能是味道不对,静静大哭了起来。父母及时发现,把他送到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才安然无恙。近几年来,像静静这样的孩子误吃错吃家庭药箱里的药事例很多,不得不引起我们做家长的高度警惕。现在,许多粗心的父母给孩子吃错药的事经常发生。2000年12月3日,安徽省蚌埠市有一位2岁的女孩叫甜甜,在家玩耍时无意中在桌上发现了一瓶糖丸药克咳敏,便自己扭开盖子吃了起来,因为糖丸药甜,甜甜一口气吃了80片,相当于成人用量的40~80倍,1小时后甜甜全身抽搐并迅即昏迷,送到医院经多方抢救,才算捡回一条小命。克咳敏,又叫复方克咳片、双氧异丙嗪,具有比可待因还强的镇咳作用和祛痰、解痉、消炎作用,因该药味苦,所以外层包有糖衣;大人吃糖口里品味,小孩,特别是小小孩,吃糖只尝甜头就往下咽。粗心的妈妈吃过药后忘了收好,年幼的甜甜便差点送了性命......据有关文献报道,药物中毒占小儿急性中毒的75.5%,其中以误服药品占居首位(高达69.9%),即2/3的小儿急性药物中毒是误服药品造成的。有家夫妻,是个体户,因天天早晨起来要急着去进货,孩子有气管炎,他们便急匆匆地给孩子服药,由于没细看,待到孩子有反应时才发现吃的是避孕药!追溯原因,他们是忙中出了差错,将平时吃剩的避孕药放在了抗生素一类的药盒里,再加上药的药片大小、颜色又差不多,日子一久,也就忘了,结果“张冠李戴”,将幼小的女儿“避孕”……药物是治病的,马马虎虎、粗枝大叶用药有可能致命!为此,笔者提醒那些家里备有小药箱的用户们,现在的许多药品的颜色、大小都差不多,最容易混淆,特别是有的药放在纸包里,只有服法,没有写明是什么样的药,当时可能还记得,日久便忘记了;如果这样,宁肯将那些药毁掉,也不要凭印象而用,以免得不偿失;另外,还有一种现象要注意,即有的人把用完的药瓶,舍不得丢掉,又放进另一种药,不注明,用时仍按药瓶上标签使用,结果出了事;还有的人夜间服药,任凭经验取药,这叫“瞎子摸药吃”,岂能不出差错?所以,服药要看准药名,看准剂量,对准病情,决不可粗心大意胡乱用药!因此,家庭药箱最好要专人保管、上锁,放在小孩找不到摸不着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事故;总之,药箱里的药物存放一定要分类,比如外用药和口服药要分开保管;小儿用药和大人用药要分开保管;毒性较大的药物(含医院开处方带回来的药物)单独存放,要有特殊标记;药物一定要有标签或说明书,以便遵照服用;凡无标签或说明书者应及时注明;未作标签日久忘记的药物,应抛弃不用;定期检查过期、发霉、变质的药物,应及时清除;家庭药箱别忘了上锁,最好专人保管。
(原载广东《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999年11期、广西《健康生活》杂志1999年7期、《合肥晚报》、山西《母婴世界》杂志2001年11期、江苏《科学大众·用药超市》杂志2002年4期)食疗,即食物疗法。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某些有药理作用的食物,既能祛病解痛,又可增加人体所需营养,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夏季,是人们疾病多发的季节,尤以中暑、咽喉肿痛、皮肤生疖痈最多。现在,就像大家介绍几种取材方便、疗效较好,适用于一般家庭都可采用的食物疗法简方,供选用。(1)取一斤新鲜的冬瓜,将其洗净去籽,连皮捣烂,用两层消毒纱布绞汁100毫升左右,分2—3次饮用,也可一次食完。因为冬瓜性甘、微寒,具有清热、解暑、解渴、利尿、消肿、排毒等作用。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了头昏、头晕、心慌、胸闷、心里难受等症状,估计是中暑了,可采取冬瓜汁疗法,疗效十分理想;或取西瓜皮2两左右,将其洗净,切碎,放水适量,熬制浓缩成膏状。每次食西瓜膏两勺,每日3次。西瓜或西瓜皮具有清暑、解渴、利尿等作用。(2)夏季,尤其是婴幼儿,因皮肤娇嫩,耐热能力较差,最易生痱子以及疖子、痈之类,可取绿豆、赤豆、黑豆各1两左右,将其洗净,浸泡半小时,加适量白(冰)糖与水熬汁。每日两次,每次服200毫升左右。绿豆性寒,有清热解毒作用;赤豆有利尿、消炎、消肿的作用;黑豆有补肾强身的功效。三豆合璧,对夏季的热毒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多服用“三豆汤”,夏天一般就不会被“热毒”所缠身了。另外,还可取新鲜的嫩丝瓜半斤左右,将其洗净,连籽连皮一起捣烂成糊状。取嫩丝瓜糊适量敷于身上的疖(包括痱子)、痈等部位,每日换2~3次。丝瓜有清热、凉血、解毒等作用,如果您患有疖、痈等,不妨按此方一试。(3)取成熟的大黄瓜一条,另外备点明矾,切去黄瓜顶部,剜掉瓜瓤和瓜籽,再用明矾填满,将原盖盖上,用竹签钉牢;然后将瓜装入网线袋中,挂于阴凉通风处;数日后瓜皮上会不断冒出白霜,可用消毒毛笔扫下,置瓶中密封,备用。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患了扁桃体炎或咽喉炎或因使用空调、电风扇时间过长引起的咳嗽、咽喉疼痛、干涩、发痒等综合症状,这时可取黄瓜霜适量吹入咽喉部,每日4—5次,这样的霜没有毒副作用,可咽下。因为黄瓜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效。(4)万一您或您的家人不慎发生了烫伤,如果家里有新鲜的南瓜,可取一个洗净,去皮去籽,将瓜肉和瓜瓤捣烂成糊状,取糊适量涂敷于患处,每日换两次。南瓜,具有消炎、止痛等作用。(5)小儿夏季热,是小儿夏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症状以发热、口渴、尿黄、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为主。可取空心菜半斤左右,大荸荠7个,将空心菜洗净切断,荸荠连皮切片,二者一起加水适量煮汁。每日取汁一碗大约200毫升,分两次食完,连服7~10天,防治效果比较理想。另外,夏季出汗适当多吃点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亦可在菜肴中加点醋以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原载天津《开卷有益》杂志2001年7期、浙江《健康博览》杂志2004年8期)
最近,我给我的不满6个月的儿子穿衣服,因早晨急着上班,将儿子“穿”得哇哇叫。当时没觉得什么,待下班回来才发现儿子的左手中指不能伸直,还有点肿,我用手一碰,他就哇哇哭了起来。我估计是早晨穿衣服穿得太急将儿子的左手中指屈拉伤了。现在该怎么办呢?小孩,尤其是小小孩,大人在给他们穿衣服时,也许是天性也许是调皮吧,喜欢将手指屈曲着。大人如果粗心,或因有急事,给孩子穿衣服特别是穿棉袄时,便容易拉伤孩子的手指,医学上叫指间关节扭挫伤。您儿子的手指“伤”也许就是这样造成的吧?婴幼儿的组织柔嫩,早期给予局部按摩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方法是:与患儿对面而坐,左手托住患儿受伤的手,右手拇指及食指握住患儿伤指末节向远端轻轻拔伸,目的在于使关节间隙拉宽,将弯曲的筋膜舒顺。拔伸后,然后再继续将患儿的伤指轻轻伸屈,微微旋转,目的在于以滑利关节。最后,再在局部作轻柔的揉捏。一般要每日揉捏3次,直到不再疼痛为止。起初揉按时,如患指仍不能伸直,千万不可用力拉直,以防造成肌腱损伤或断裂。严重者可在按摩后,如患儿的手指已伸直,则用一较小的纸板,用绷带将手指固定于伸直位,这样可以加速痊愈。最后要交代的是,如孩子经这样处理后仍叫唤,最好到医院就诊。(原载《人民日报·健康时报》2001年4月12日、陕西《医药与保健》杂志2001年7期)
一位女患者忧心忡忡地问我:“王大夫,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脱出和膨出?” 椎间盘是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三部分组成的,位于两个脊椎骨之间的纤维弹性软垫,它们之间融成一体,又相互区别,相互影响。根据髓核突出的部位与方向不同,临床上又常常将其分为椎体型和椎管型,而以椎管型更具有临床意义。椎管型,又称之为后型,指髓核穿过纤维环向椎管方向突出者,脱出之髓核停于后纵韧带前方者,称之为“椎间盘突出”;穿过后纵韧带抵达椎管内者,则称谓“椎间盘脱出”。腰椎间盘突出是由椎间盘组织压迫腰脊神经根部,或轻度压迫脊髓的情况,引起的下肢疼痛麻木等临床表现。腰椎间盘脱出是椎间盘组织脱出到椎管中,压迫脊髓而引起下肢无力甚至瘫痪,出现大小便失禁等临床表现。相对来讲,腰椎间盘脱出更严重,须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一般无效。至于膨出,即椎间盘的纤维环没有破裂,髓核膨出,如果不压迫或刺激神经根,临床上毫无意义。如果有症状,证明膨出物有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了,称为“椎间盘膨出症”。至于“膨出”、“突出”、“脱出”的治疗方法,牵引推拿一般大同小异(膨出或轻度突出一般无需牵引、推拿),手术则有区别(一般以脱出且保守疗法无效为主),注射药物溶解酶,“膨出”则不适应,若脱出物太大,或同时伴有增生、钙化等,则疗效欠佳。服用药物腰痛宁胶囊则没有明显的界线,但若是椎间盘脱出症状很严重,如下肢无力甚至瘫痪,出现大小便失禁等临床表现,则应尽快手术治疗,以免单纯服用此药物而耽误最佳手术时间。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王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