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到一朋友家拜访,刚坐下来,朋友的夫人孙君(化名)就告诉我,她患了“贫血症”,已经服了25天的某某某补血冲剂。“我因经常头晕头昏,我们厂医就说我贫血,需服某某某补血冲剂……”“头晕头昏有许多种毛病都可引起,你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就盲目地服药补血,实在欠妥……”笔者感慨地说道。孙君见我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她也有点惶惑了,急急地问道,“怎么,我的治疗方法不对?”作为当医生的我,一时沉默了。过了一会,笔者才缓缓地告诉道:贫血症,属于人体造血系统方面的毛病,在临床上分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而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则是缺铁性贫血;说起缺铁性贫血,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是个“大众化”的疾病,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城市人口中大约40%左右的人处于缺铁性贫血状态,而在孕妇和儿童中,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更高。特别是在生活条件比较差的贫困地区,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高达70%。这还只是正常人群中的发病情况,至于患有其他疾病而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如钩虫病、痔疮、月经不调、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以及肝脏、胃切除手术的患者,发病率更高,几乎在90%以上。另外,妇女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机体需铁量增多,若铁的摄入不足可使机体内贮存铁耗尽而引起缺铁性贫血。部分患者由于不良的偏食习惯,摄入食物中含铁量少,亦可引起此病。可见,贫血种类繁多,治疗也不尽相同。“呀,王医生,我弄不明白,贫血是否就是‘血液不足’,要补血呀?”孙君急切地问。“不是,这是个认识误区!”我喝了一口水,缓缓地说道,“目前,不少人跟你一样,认为贫血就是‘血液不足’,要补血。有的食品和保健品的广告也这样宣传,说服用某某某口服液,补血比输血还快。其实,这样的广告宣传是不科学的,误导了人们对缺铁性贫血的正确认识。有关专家们一再告诫我们,不管什么口服液和食品,都不是药品,都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宣扬其治疗作用,就是那些出于营养保健的需要开发出来的所谓营养药或补药,从药理学的角度来讲,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补药’,也谈不上需要‘补血’。不错,有的药品的确含有某种能够改善人体某一方面功能的成分,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一种药物能够满足人体的全面需要,也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够全面改善或提高人体的功能。孕妇、婴幼儿、出血性疾病患者患缺铁性贫血的比例很高,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补血药主要是铁剂。可是,对健康人而言,通过饮食就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经常食用苋菜、瘦肉、猪肝、猪血、红枣等富含铁的食物,就可以满足机体对铁的需要了,故无需服用铁剂。如果真得需要补铁,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以明确诊断为前提,切勿乱补和滥补。”“因为铁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它在体内的含量也应该保持平衡的状态,如果补铁过多,就会引起铁中毒。”我换了一口气,接着说下去,“铁中毒比缺铁更有害,也更难治疗。据国外医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人的机体若铁过多,最易引起心脏方面的毛病。医学科学家们对2000多名中老年男子进行长达5年多的科学研究,发现铁过多可促进氧自由基的生成,而此自由基恰恰容易损伤动脉内壁细胞和心肌,并使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成特别容易沉积在动脉壁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加重或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所以,我们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要慎重,更重要的是不能听信某些补铁用品从‘补血’的角度大加宣传的误导,防盲目补铁带来的负效应。总之,缺铁性贫血不能同‘血液量不足’的概念混为一谈,正常人或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不可盲目补铁,也不可常食含铁丰富的食品和保健药品。”孙君听完笔者的一席谈,情不自禁地叹道:“不愧是当医生的,要不是老同学来指点迷津,我还要被庸医和和那些乱七八糟的广告所误呢!”近日,孙君来电话告诉我,说她听从了我的建议,同我谈过话的第二天,就到省城医院做了体检,那位专家说她的头晕头昏毛病是颈椎上的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与贫血无关。 (原载浙江《健康博览》杂志2002年8期)
北京市零点调查公司曾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宁、武汉、西安等十大城市有效访问了5128位常住居民。结果显示,经常不吃早餐者有545位,占10.6%。为什么这么多的人不吃早餐?难道他们不知道早餐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想吃!”“没时间吃!”“懒得吃!”当调查人员调查这些不吃早餐的人时,他们大都这样回答道。为什么“不想吃?”原来是这些人没有食欲。为什么没有食欲?通过进一步了解,他们“不想吃”的原因是:晚上没睡好,早晨起不来,且半夜甚至下半夜进了餐。这样,早晨哪还有食欲?“没时间吃”、“懒得吃”也就合乎情理了。合理、营养的早饭,则被营养学的专家们美誉为“健脑黄金”。有关专家们说道,如果儿童忽视早饭,将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大脑的发育,阻碍儿童在校学习的潜能发挥。不吃早饭的儿童缺少重要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B1、B2、A、E、D、B6、B12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而缺乏的成分仅靠午餐和晚餐,往往是无法补足这些营养成分。安徽省有关部门曾对全省大中小学的3205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低体重率男女生分别由23.50%和26.54%上升为28.60%和31.74%。其次,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上升,贫血率高于全国均值约10个百分点。据查,约有85%的家庭不重视学生的早餐或不吃早餐而造成的一批“豆芽型”和“芦柴棒”。而1999年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居民平均铁摄入量虽已达到RDA(每日供给量标准)的176%,但缺铁性贫血在我国人群中仍然是发病率较高的营养性疾病。据统计,我国城市和农村女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分别达到23.5%和20.2%。学龄前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更高,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男性还是女性,60岁以上老人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都在30%以上,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依然是当前危害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主要营养缺乏病。美国博加卢萨心脏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让两组进食不同的儿童进行一系列心理测试和物理测验对照,结果表明:早饭摄入500卡热量的儿童在数学、逻辑思维、创造测试以及完成体育动作的成绩比早饭摄入200卡热量的儿童要好得多。美国衣荷华大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早饭没吃饱的儿童学习成绩不如早饭吃得饱的儿童。青少年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一定要养成吃早饭的好习惯,吃好吃饱。学校的老师以及学生家长们应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改掉“零食不离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早餐占全日饭量的30%~40%,午餐占全日饭量的40%~50%,晚餐则占20%~30%,如此,才能使体内营养维持自然平衡,从而有充足的精力和体力完成学业。至于如何解决当前国人铁营养素缺乏的问题,有关营养学专家谆谆告诫道,除了改变膳食结构,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外,我们还有考虑如何将铁营养强化剂强化到某些吸收较好的食物中去,以提高人体对铁的吸收利用率。另外,2002年底,我国将生产大批的含铁剂的酱油,并投放市场。这种“铁酱油”就是防治缺铁性贫血的一个有效途径。还有,据最新研究结果得出,缺铁性贫血不仅要补铁,而且还要大量地补充A,因为维生素A可更好地帮助人体铁剂的吸收和利用。(原载陕西《健康导报》1998年9月9日、《中国健康》杂志2004年8期)
(原载《合肥晚报》1996年2月27日,署名:益思)(原载《安徽工人报》1997年6月19日,署名:益思)
时间:1979年。李丽和李君是姐妹俩,这次高考,李丽落选,李君考上,于是,遭到了妈妈的“不同对待”。“李丽,你考不上大学还睡觉,养身当**呀,还不快过来帮我择菜做饭!”妈妈站在厨房门口怒吼道。“妈,姐这次没有考上大学,心里够难受的了,您就让她好好休息休息吧!”李君从房里出来,柔声劝道。“她想休息?我还想休息呢!如果都休息,谁来做饭?考不上大学,说明生来就是个笨蛋、饭桶、弱智,以后肯定是个干农活做小工的料子!”妈妈不依不饶地数落道。“我来做饭吧,求您别在说了!”李君说着挽起袖子就要进厨房。“哎哟哟,使不得,使不得,你是我们家的‘文曲星’,让你下厨房是要造孽哟!”妈妈急忙拽住小女儿。“那就请您老人家亲自动手喽!”李君狡黠地一笑。“好好,宝贝女儿说了,做老娘的累死了也值得!”妈妈满脸堆笑将李君推回到了房里,然后又将声音提高了八度,“李丽,今日算便宜了你,明日再偷懒不干活,看我可揍你!”
(原载《合肥晚报》1979年8月13日)
赵菲菲的妈妈是某旅行社的经理,经常在家里和她爸爸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旅游的淡季和旺季,谈得多了,菲菲的印象也深刻了。这天,学校期末考试,试卷上有这么一个问题:“一年有几季?”菲菲头一摇,写道:“一年有两季,淡季和旺季!”
(原载《合肥晚报》1997年5月7日、《安徽工人报》1997年3月27日、山西《笑话大王》1999年5期、河南《幽默小品》杂志、《安徽市场报》1998年8月14日、《健康报》2010年3月31日)(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王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