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杂文 > 正文

【水缘文学•杂谈】​​​联合用药有“道道”||王金山(安徽)

更新时间:2022-03-02 21:58:58 来源: 作者: 浏览528次 文字大小:
杂谈
联合用药有“道道”
最近,我到一个长辈亲戚家拜访。进门寒暄了一会儿,亲戚面带歉意地说:“对不起,我要去对面的诊所吊水了。”“怎么,您老身体不好?”“还不是老毛病,头昏、头晕、脖子痛。”“到医院看了吗?”“看了,医生说我是颈性眩晕。”“您吊的是什么药?”“丹参粉针剂和川芎嗪注射液。”“啊!”我急忙问:“都是医生开的吗?”“是的,前不久我因颈部不适伴头昏、头晕和四肢发凉,到两家医院就诊。一家医院的医生要我静滴川芎嗪注射液,另一家医院的医生则要我静滴丹参粉针剂。我想,为了加强疗效,干脆将两个医生的药全买来一齐吊上。”
“您怎么能如此用药呢?”我生气地问道。
“怎么回事?”亲戚愣愣地问。
“您这样用药很不妥。”我明确告诉他,药物合用,不排除联合作用或相加相乘作用,但是也有许多药合用后会有相反作用,不仅影响药物的疗效,反而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我亲戚用的这两种药都是中药注射剂,作用大同小异,只需一种即可。那么,哪一种对他的症状更好呢?细究起来,还是川芎嗪(川芎里提取的一种主要成分)较好。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有关药学专家将此描述为“上行头目,下通血海,中开郁结”。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川芎有镇静、镇痉、镇痛等作用,并能抑制大脑活动,兴奋延髓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扩张周围血管,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和下肢血流量增加,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缺氧状态,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丹参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养血安神之功效。其有效成分水溶性酚酸类具有较强的扩张冠脉血管、降血脂、降血液黏度、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对缺血性心脏病可以标本兼治。丹参有调经活血、祛淤生新、清心除烦的功效。有关药学专家将此描述为“降而行血,由热而滞者宜之”。可见,心肌缺血又伴有脑供血不足、四肢不温者,更适用于川芎而不是丹参。亲戚患的是颈性眩晕,使用川芎嗪比较合理,可又加上静滴丹参,就属于滥用了。不仅会使血压降得过快过猛,亦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我再三嘱咐亲戚,使用药物并非多多益善,包括中药注射剂。应当尽量减少因为用药不当引起的毒副作用。
我遇到的这件事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出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重视,安全用药便无从谈起,中药注射剂的健康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原载《健康报》2007年8月14日,同时获“我与中药制剂”征文三等奖)
 
频繁咬舌要防脑卒中
最近一段时间,贵州刘云复先生不知啥缘故,经常头痛、头晕,记忆力也明显下降,反应迟钝,视力模糊,左侧上下肢动作迟缓,并常常在吃饭和说话时咬破左侧舌头。他这是怎么啦?
根据刘先生的主诉,他很可能患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属于脑卒中的一种。据有关专家介绍,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基础上脑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阻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病变范围一般不超过20mm,其中以2~4mm者最为多见,病变数目可有多个甚至多达数十个。临床上,大多没有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略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头痛、头昏、眩晕、反应性迟钝、肢体无力等。至于频繁咬舌,主要是此类病人由于脑血管前期病变,导致中枢神经不灵敏,为此,当病变发生在大脑右侧时,可能频繁咬破左侧的舌头,反之则相反。这样的病人,其实已经存在轻微的中枢性面瘫,若进一步做CT检查,还可能发现已经发生了脑梗死。
刘先生的病变很可能发生在右脑,如果不尽快解除这些症状,就会发生不良后果。望在家人的陪护下尽快到医院就诊,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后往往良好,否则,很可能会发生不良后果,甚至瘫痪及送掉性命。请记住,如能在卒中发生后3小时内用溶栓药物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当然,最好是防患于未然,为了预防脑卒中,首先要从干预生活方式入手,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防止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出现。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8月16日,署名:康静)

糖尿病咋易引起前列腺炎?
编辑同志:
前不久,我因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小腹部胀痛等被查出患有前列腺炎。我问医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当听说我有糖尿病病史时,医生说可能与我的糖尿病有关。我不明白,糖尿病咋容易引起前列腺炎?而前列腺炎能加重糖尿病的症状吗?
安徽   张罗青
张读者:
您的疑问不无道理。应该说,糖尿病与前列腺炎是相互影响,属于“彼此彼此”的关系。至于糖尿病为什么容易出现前列腺炎,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容易引起膀胱病变,膀胱末梢神经受损后会导致逼尿肌收缩功能下降,致使排尿困难,从而诱发前列腺炎。而糖尿病患者一旦并发了前列腺炎便如同“雪上加霜”,使血糖的控制大大增加难度,这主要是因为炎症容易引起血糖变化,而血糖控制不好又会影响前列腺炎的治疗。临床上,有的医生发现一些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经常处于高水平,排除了饮食、药物等原因外,最后从前列腺上找到了感染灶,治疗前列腺炎后,血糖很快降到正常水平。可见,糖尿病与前列腺炎容易“狼狈为奸!”
为此,有关专家建议道,男性糖尿病患者在每次检查糖尿病并发症时,别忘了检查前列腺是否正常,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为了防止并发前列腺疾病,男性糖尿病患者首先应该注意性生活的适度,保证规律的性生活,尽量控制性冲动,减少生殖器充血次数。其次,应该戒烟少酒,少吃辛辣食物等。还有,不要久坐、憋尿等,尤其是少做软沙发、少洗桑拿浴等。另外,每晚坐盆温水浴20—30分钟以及尽量蹲着尿尿等,对防治前列腺疾病大有裨益。如果已经患有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可配合针灸、按摩(推拿)、理疗以及药物坐浴等,效果都是比较理想的。
关于慢性前列腺炎的坐浴药物方:(1)野菊花、苦参、马齿苋、败酱草各30克,玄胡15克,当归12克,槟榔10克,加水煎成1500—2000毫升,坐浴半小时,对前列腺炎引起的会阴痛以及阴囊潮湿、瘙痒等有明显的效果。(2)黄柏、枯矾、丹参各30克煎汤,每日坐浴2次,对湿热蕴结型慢性前列腺炎效果较好。(3)根据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的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脾虚气陷型等辨证施治的所用中药方,先煎2汁,晚早分服后,药渣不要弃掉,再多添水约1500—2000毫升煎3汁,滤出放盆中,候温坐浴,较单纯的温热水坐浴效果更好,有利于前列腺炎炎症的消退,且又节约了药物资源。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8月15日,署名:金山)
糖尿病咋会引起椎间盘突出?
编辑同志:
我是位糖尿病患者,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最近,我因腰腿痛到医院检查,发现又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我不明白,这是否也与我的“老糖(糖尿病)”有关系呢?  
安徽 周玉冰
周读者: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原因很多,如外伤、劳损、退变、风寒湿的侵袭等,均可引起。若排除了这些原因,糖尿病亦可引起。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较高,肾脏在排出过多葡萄糖的同时,对钙离子过滤过快也随之增加,日积月累,导致大量钙从尿中丢失。而糖尿病患者在大量排出钙的同时,骨骼中的磷、镁也随之丢失。低镁刺激颈部的甲状旁腺分泌,促使骨骼中的钙质释放,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还有,糖尿病患者除了糖代谢障碍外,还有维生素、降钙素等代谢失调,影响骨骼新陈代谢,促发骨质疏松。另外,胰岛素不但对糖代谢至关重要,而且影响蛋白质的合成。骨骼是以蛋白质(胶原蛋白)为基质,大量钙沉积于上而成的。糖尿病患者胶原蛋白合成不足,骨基质减少,也加重了骨质疏松。我们知道,骨质疏松很容易导致人体的椎间盘过早过快地退化,使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从而压迫或刺激神经根,产生一系列症状。为此,要想减少椎间盘脱出的发病率,就得做好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从而做到积极控制糖尿病,杜绝椎间盘脱出发病的“源头”。因此,预防尤为重要,应提倡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治的三大原则为补钙、运动和饮食调节。
   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骨质疏松以及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治疗时一定要慎重,尤其是牵引和推拿力度不宜太大,以免引起骨折。另外,您在治疗腰腿痛时也不能“顾此失彼”,即别忘了口服“二甲双胍”等药物来“降糖”。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8月8日)

“鱼鳞病”与吃鱼鳞有关吗?
编辑同志:
我的女儿上下肢和背部皮肤均像鱼鳞一样,我们带她四处求医,吃了许多偏方秘方也无效,后到一家大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鱼鳞病”。啥叫鱼鳞病?是不是吃没有去鳞的鱼引起的?
安徽  胡梅
胡读者:
鱼鳞病是一种以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鳞屑为特征的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疾病,因患者的皮肤看上去就像鱼身上的鱼鳞和蛇身上的蛇皮,所以又称鱼鳞癣、蛇皮癣。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鱼鳞病可分为: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性联隐性遗传鱼鳞病、显性遗传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隐性遗传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其他为少见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和性联隐性遗传鱼鳞病最为常见。皮疹惯发于四肢伸侧和背部,屈侧常不受累,呈对称分布,严重的可泛发于全身。受损伤的皮肤粗糙、干燥、角质增厚,呈闪闪发亮的磷皮状。一般为淡褐色或灰白污糠状,重者可呈黑褐色,形若野猪皮。有时可出现变态反应性症状如哮喘、湿疹、枯草热等。患者常有鱼鳞状脱屑,冬春加重,且易引起手、足皲裂而疼痛,而到了炎热的夏天则症状较轻。到青春期则病情逐步缓解。
那么,引起鱼鳞病的原因有哪些呢?据有关专家介绍,除去先天性遗传因素外,也不能排除因感染、药物、环境污染引起的基因突变所致,另外还与脂质代谢异常、先天性维生素A作用不良或血中维生素A水平偏低等因素有关。
由于许多皮肤病都有类似于鱼鳞病的皮肤表现,所以在识别此病时,尚需与其他疾病加以区别。除了先天性遗传性的鱼鳞病外,还有获得性鱼鳞病之分。可引起获得性鱼鳞病的疾病常见的有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还有麻风病或严重的营养缺乏等。获得性鱼鳞病的发病年龄较迟,且无家族性发病史,同时可伴有其他皮肤或全身性疾病。
最后要说的是,鱼鳞病与吃鱼鳞是两码事儿。其实,多吃鱼鳞不仅可强身健体,且可美容。那些传闻鱼鳞病是吃带有鱼鳞的鱼造成的,毫无科学根据。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8月13日,署名:草叶)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王金山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