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不讲真话”有何顾虑
半月谈记者在多个省份的基层调研采访中,发现不少基层干部面对提问时,常常出现欲言又止、闪烁其辞、转弯抹角的情况,不愿谈、不愿多谈、不愿真谈等“难讲真话”怪象在一些地方一定程度存在,这种现象不利于摸清基层的真实情况,不利于摸准问题的真正症结,甚至导致调研内容失真、走形、不完整,结果可能是“藏了真话,坏了作风,堵了言路”。
心里想什么,嘴上讲什么,这似乎是一件非常简单、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事情,为何到了一些干部身上,却显然如此困难?施政决策、为民服务,身处基层一线的干部平时感受深刻,对党的政策有直观理解,对群众心声也十分熟悉,心中应该憋着一肚子话,为何就不愿意吐露心声?说到底,还是心中有顾虑,思想有包袱。这种现象值得警惕,否则长此以往,将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和破坏。
怕自揭其丑,不愿讲。比如,有名记者想入户采访贫困户,本是求之不得的免费宣传机会,可当地干部却再三婉拒,引导宣传“典型”“样板”。说白了,还是怕记者随机采访,有些不怕事、不懂事的群众讲了真话,暴露当地扶贫中的一些真问题,使不足和弱点曝光出丑。而“典型”“样板”都是经过反复“装点”的,可以给人造成一种“十分美好”现象,在上级领导、当地考核、群众面前都能顺利“过关”。
怕得罪他人,不敢讲。官大一级压死人。尤其是上下级之间,下级通常不敢讲自己的真心话,而是顺着上级的意图来,避免造成不快而得罪人,之后被穿“小鞋”。比如,在民主生活会上互相批评,很多干部只是装模作样,将领导的缺点讲成优点,对真问题避而不谈,拿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应付过关。营造表面上的“一团和气”,却往往会令真问题长期“涛声依旧”,在思想作风方面难有质的改进。
怕增添麻烦,不屑讲。工作的推进改进,需要经常“回头看”“回头改”,为了减少麻烦,一些干部不愿意把中间的问题和不足讲出来,以避免自己在整改环节做事情。比如,在形式主义整改行动中,有的干部在自查阶段发现了不少问题,但害怕整改太麻烦、需自我革命,还是故意装糊涂,以“零问题”上报,企图轻轻松松就完成任务。
为此,要让广大基层干部讲真话,单靠号召鼓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进一步营造敢讲真话的环境,才能彻底扭转这种现状。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