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杂文 > 正文

让环保“过关”心态无机可乘

更新时间:2019-09-09 22:10:40 来源: 作者:云霞 浏览1134次 文字大小:

生态环境部宣布,从今天开始,利用3个月时间开展生态环境部宣布,从今天开始,利用3个月时间开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同时,为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生态环境部在官方网站开设专栏,公开整改情况,公告工作进展,公布整治成果,接受群众监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一系列新的要求、新的举措陆续出台,首先向各种污染问题举起了“刀子”,也给地方政府环保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压力。但不得不说,即便到了今天,仍有一些地方为了单纯的GDP,无视忽视轻视污染问题,在治理方面更是下不了决心,动不了真格,甚至存在“应急”心态,不注重长效整治。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如果缺少了必要的监督检查,难免会有地方官员不自觉、不自律,在落实上级环保要求是打折扣、搞投机式应付。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在环保工作查漏补缺,进一步提档进升的必举之举。

其实,一个地方的环保工作干得好不好、法治治理是否彻底到位,群众是直接有受益者,也最有发言权和评判权。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反映强烈不强烈作为突破口,是解决污染治理死角、填补短板、弥补弱项的正确方向。毕竟,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个体非法排污,都会影响到周边的环境,给群众带来立竿见影的伤害。群众绝不会坐视不管,而要想尽办法公布于众,依靠政府力量进行解决。

为此,环境治理不能有“应急”心态,即便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能敷衍上级、临时交差,却不能得到长效,不能让群众满意,治标不治本,始终过不了群众这一关。而且,环保问题永远拖不过去,而且问题会越拖越大,越盖越容易露馅,持续时间越长越伤害群众感情,透支群众获得感。对每个污染问题都保持敬畏心,从长计议,从源头治理,标本兼治才是出路。

当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除了督促地方政府进行整改,更要倒查问责,让失责渎职官员付出代价,形成强有力震慑,才能进一步增强环保治理压力,使地方官员在环保问题上不敢不作为、不敢乱作为,切实干实事,取得实效。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